二十四节气,第五个节气

清明节是农历二十四节气中的第五个,也是最重要的祭祀节日之一,标志着“季春”的开始。因其风暖、香清、净而被誉为“清明”;也有人说,农历三月初,风是别扭的,绳是直的,所以一切都是整齐明了的。

中医认为,清明时节大地回暖,意味着清气上升,也就是天高气爽,大地光明,此时的饮食重在清化。

清明节“三不吃”

1

头发,别吃了。

随着气温上升的加快,天气变得多风干燥,人们在清明期间容易上火。这时吃辛辣油腻的食物,可能会加重上火症状,引起不适。

很多辛辣、油腻、刺激性的食物,俗称“发物”。如果身体有“慢性病”,这段时间吃发制品容易导致旧病复发。

清明时节桃花开,还是有很多人容易皮肤过敏。这个时候吃油腻的食物会加重症状,一定要再抵抗一次。

2

过季食材,不吃。

清明节也是冬储食材不得不快速销售的季节,比如土豆、白菜、腌菜等。经过一个冬天的储存,这些食物中的一些已经发生了内部变化,保存不当的成分可能已经发霉变质。这样的食材不要便宜买便宜吃!

中国人讲究“时不时不吃饭”。清明时节市场上有丰富的时令食材。多吃清淡可口的时令食材,比吃一些过季的食材,对身体的益处要大得多。

慎吃生冷食物。

清明节又叫“寒食节”,一些地方至今还保留着清明节禁火、吃寒食的习惯。

但这种做法不可取,因为寒性食物伤胃,损伤人体阳气,伤脾助湿,不利于湿的运化。

清明期间不宜多吃湿气重、寒凉健脾的食物,注意饮食得当,保护脾胃的正常功能。因此,对于肠胃不好、体质较弱的人来说,海鱼、虾、蟹、羊肉都要谨慎食用。

清明节的“三吃”

1

新鲜的水果和蔬菜应该当季食用。

这段时间,市面上的时令食材品种越来越丰富。清明节的人也要吃这些时令食材。多吃甜的少吃酸的比较好,因为春天是养肝护肝的季节。这个时候要多吃清淡的甜食,少吃油腻和酸味的食物。

清明期间要注意与自然和谐,多吃时令蔬菜水果,如白菜、榆树、芦笋、蒜苗、枇杷等。

2

祛湿养血的成分必不可少。

清明时节,冷暖空气交替,天气会一会晴一会雨,人体会因为湿气的入侵而感到不适。要注意利尿、养血、舒筋,可食用薏苡仁、红豆、芡实。

同时,由于气温冷热交替,容易引起感冒和呼吸道疾病,可以吃一些柔肝润肺的食材,如银耳、百合、梨等。

可食用的温热食物

很多人说,清明期间不要吃滋补的食物。这种说法有些可取之处,但也有误解。

据中医介绍,滋补的食物有很多种,包括温性食物,如荠菜、菠菜、山药、糯米等。只要烹饪方法得当,就能起到一定的保暖作用。

对于体虚的人来说,这些食材可以在三月用炖、蒸的方式烹饪;但对于体热的人来说,最好少吃,或者采用煎、煲汤等清淡的烹饪手法,既滋补又不会太干。

清明节期间,一定要喝汤。

“汤”陈志超推荐两种适合清明节喝的汤,帮你过一个舒服的“季春”。

1

老党参栗子炖猪骨

材料

党参1片,栗子300克,干山药30克,芡实30克,枸杞20克,粉丝骨1片,生姜少许,矿泉水2.5升。

制造

1,原老党参用牙刷清理泥沙,切成块;

2.将所有材料大火煮开,小火炖2小时。

技巧

1,此汤具有健脾补肺、养血生津、益气健脾、补肾强筋的食疗作用;

2、猪扇骨可以用老鸡代替。

2

蜀岭归勺鲫鱼汤

材料

鲤鱼1(约500g)、白术15g、白芍9g、当归9g、茯苓12g、姜、盐等调料。

制造

1,鲤鱼鱼鳞、肠子,洗净备用;

2.将药材煎煮取滤液,用药汁将鱼煮熟,煮熟后调味即可。

技巧

白术健脾化湿,白芍敛阴柔肝,当归滋养肝血滋养经络,茯苓健脾渗湿,鲤鱼补脾胃,理气利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