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上海独特的春节习俗。
腊月二十三(除夕):大扫除,做糖饼,送灶神菩萨上天。
12月24日~ 30日:春节,准备春节,采购年货,贴春联等。
12月25日至28日:选择一个晚上去谢年,感谢上帝。
29年:除夕
年三十:除夕夜,祭祖,年夜饭,生日庆典。
正月初一:开门,放鞭炮,开始拜年。
正月初二:后半夜,接灶神菩萨。(厨房的连接方式有很多种,有的说是在年三十,初四下午)
正月初三:早年佛祖祭祖,女婿去婆家拜年。
正月初四晚上,正月初五凌晨:接路头(在第五路上接财神)
正月初六:发穷。
正月初七:人节,称体重,给小姑娘戴耳环。
正月初八:谷日,许旺庙会。
正月初九:玉帝生日那天,善男信女去神秘的寺庙进香。
正月十五:元宵节,有灯笼。
禁忌:
●年夜饭吃不完,要留一点;谈吃得好,而不是吃它;剩饭用红纸封好,叫“来年饭”。
●大年初一不喝汤不吃饭(泡饭),不扫地不倒垃圾。
正月十五之前不吃豆腐。
●正月初十以后不要拜年。
老上海的过年习俗
春节在中国已经延续了几千年。但长期以来,“春节”一词指的是一年二十四节气中的“立春”。直到辛亥革命推翻满清统治,中华民国成立,孙中山才下令全国改用阳历。随后,新年也要改成阳历中的元旦。但毕竟农历新年已经成为全民欢庆的传统节日,扎实深厚的地方风俗和民族文化很难改变。农历新年的庆祝活动年复一年,仍然没完没了。由于在阳历中有一个新的元旦,自民国以来,农历新年在节气中被称为“春节”。
旧时从农历65438+2月23日进入“过年”,一直延续到正月十五元宵节,形成了一套固定的节目。让我们看看过去上海是如何庆祝新年的。
腊月二十四,也就是十二月二十四,是“灶神”在天上发挥作用的日子。因此,在23日晚上,每家每户都要“送灶”和“献灶”,从而庆祝新年。到了晚上,家家户户都在厅堂里祭拜灶神,更多的时候,在有灶神形象的灶上,摆上酒和水果,还提供菱角、蛤蜊、好鱼、好肉。有竹枝云:“名利昌盛少是非,全靠天。”目前没什么可提供的,鱼买鲜肉买肥肉。"
灶神准备用一年的时间向玉帝汇报人类的素质和人类的过错。为了避免他走得太远,人们还在他送厨房灶台时献上焦糖做的糖锭。据说是为了让他吃饭粘牙,让他说不清楚话,让他少说话,不说人间坏话。“送灶”的时候,要点的都是香烛。是夜了,屋里香烟缭绕,供品琳琅满目,过年的气氛一下子就来了。
腊月二十五是神仙下凡的日子。传统上,每家每户都要内外除尘,清除一年的积尘,清理平时堆积的杂物。这一举动相当严重,用今天的话来说,可以称之为一场积极有序的群众健康运动。经过这一天的工作,每家每户都是脏兮兮的,用品比以前好了,外表里里外外都是清新的,像个年夜饭。
从这一天起,家家户户开始忙着春节的方方面面。第一件事是为新年购买和准备各种食物。家家户户还必须磨面粉做汤圆,有的家庭用面粉自制年糕。前者的意思是“团团圆圆”,后者可以是“开开心心”“年年高”。二是准备新衣服新帽子新鞋。人们可能一年到头都穿着旧衣服,但他们必须在新的一年里审视自己的“衣服”。又一次开始买春联、年画和“门神”贴在门上,楼上楼下。在这个时期,为了满足大众的需求,市场上出现了很多种这样的东西。每个家庭也需要自己的东西。比如买春联,店家会选择“生意兴隆遍天下,财源广进达三江”,而一般住户会选择“天增,人增,春意盎然,昆明喜气洋洋”。
这个时期也是年中店铺最忙的时候。一方面,生意兴隆,销售火爆。另一方面,年底是各家清理一年往来账目,向债务人讨要欠款的时期。于是各家派专人处理此事,城里出现了大规模的“讨债”队伍:“用布袋装着账单,由东向西过街。踏入重门,忙呼之,夫当归齐。”有很多人因为各种原因不能按时还款。讨债人责任重大,追求艰辛,往往夜以继日,不顾夜以继日的寒冷。
在那些不能按时付账的人当中,其实有很多人是完全没有能力付账的。这些人除了欠店家的债,很可能还欠个人债。年底也是大部分债务还清的时候,所以这些人面临着两方面要钱的压力。但是按照惯例,讨债和讨债只能做到除夕,大年三十不允许。责怪自己“运气不好”是不吉利的。所以年夜饭是那些逃避账债的人最后的通行证。如果他们逃过这一关,明年就另当别论了。于是他们一直在和讨债人打交道,想尽一切办法熬过这个除夕:“千疮百孔的债主来了,没有任何打算很难要回来。我今天得上台去避一避,天亮后我就把它赶走。”
但是,除了上面提到的穷人,总的来说,当新年到来的时候,每个人都不可避免地异常高兴,情绪高昂。经过上面所说的所有准备工作,我们每天都在期待的除夕终于来到了我们的眼前,新年的庆祝活动也达到了高潮。
除夕之夜的美景在日落时分。晚上,所有的家庭都聚集在室内,即使是离家很远的人,也尽量在之前回家和家人一起过年。大家一起坐在灯下,吃着“年夜饭”,吃着喝着,有说有笑,这顿饭吃了很久。这是努力享受天伦之乐的一年,故名“天伦之乐”。
这一夜紧挨着过年,所以很多家庭长辈都是过了年夜饭就不睡觉了。还有说有笑,吃杂食。人们不会觉得这个夜晚更深更长。午夜时分,一些人会去城里的寺庙烧“头香”。
鸡鸣时分,家家户户,男女老少,穿上新衣新帽新鞋,在早已摆好供品的厅堂里祭拜天地和祖先。然后,年轻人和老年人向他们的父母拜年,他们把多年前准备好的压岁钱分发给他们的孩子。这是孩子们盼望已久的希望,他们终于高兴地把它装进了口袋。然后开门放爆音迎接新年,邻里相约拜年。
从初一开始的每一天都是亲朋好友归来拜年的时期。客人多带礼物,必须请客人喝“元宝茶”,就是在茶里放橄榄,或者在茶盖上面放一颗橄榄。他还献上了装在金漆盘子里的水果,并说:“祝贺你!”。我会请你吃葡萄酒和米饭。那时候长辈见晚辈都要送压岁钱,对于经济拮据的人来说,这难免是个不小的负担。不过,这种拜年方式在清末的上海被简化了。交往多的人出门拜年,往往不进门,只替他们抛一根刺,这样可以节省应酬和开支:“换来新桃新彩,袍短到门。谁最怕频繁折腰,匆忙抛刺过年。”
在新的一年里,除了互相走动拜年,剩下的时间就是用各种旅行和娱乐活动来“庆祝”了。有的人出去溜达,去的最多的地方就是城隍庙和相连的西园(也就是豫园):“过年没事干,可以在园里走一走九曲桥。突然听到孩子们一起拍手,风筝晃了好久。”然而,自近代租界建立以来,五光十色的十里洋场成了新年里引人入胜的游乐场所,尤其是住在洋场外的人:“城里人爱洋场,城外人争庙园。同时又普遍愿意看,大家都很无语。”还有的出去看戏,听书,喝茶。开埠后,上海外汇内外卖淫甚多,有人趁此期狂游,于是到处忙着烟火场:“新年气象镜新擦亮,投钱如梭。秦楼有千千万万个楚亭,果盘开处笑语多”;当然,更多的人往往是呆在家里,室内的乐趣可以自己找,比如邀请亲朋好友建一个“方城”,打鼓弹琴,自己唱歌,等等:“美食、新衣、快乐使人老,千人投刺借俗名。每家每户停业三天(指商家),不是牌声或鼓声。”
正月初五,是财神(俗称“路头神”)的生日,到处都有“连上财神”、“连上五路财神”、“连上路头神”的动作。财神讲的都是“财”,大家都关注,尤其是为了财而创业的商人,所以他们的庆祝是最有活力的。上海早已是东南繁华的商业城市,商业随处可见。可想而知,初五的庆祝特别激烈。商人从财神得到三种以上的祭品:猪头、鲤鱼和公鸡。鲤鱼爱好者,谐音“李煜”,特别受欢迎。早在几天前,来自农村的村民就在大街小巷向各个口袋兜售新鲜鲤鱼。鲤鱼又叫“银锭鱼”,所以叫“送银锭”。
五年级第五天,商人厅正中挂了一幅新的赵元帅画像。除了三个祭品,其余的祭品都极为丰富。香烛点燃,满屋灯火通明。接着,室内外燃放鞭炮,此起彼伏,全城轰鸣,声震数百里。而且连续不断,它的声音和力量对第一天的早晨来说太强了:“鞭炮接不上,财神忙着争。”我只希望今年生意好,为什么不在五更的时候接送呢?"
最后,是十五元宵节。五月到期恰逢团圆,是为了好运。在这一天,每个家庭都必须吃“元宵”,即汤圆,这也意味着团圆和好运。但元宵节的繁华在于“灯”,所以又叫“灯节”。它是家家户户和商店门前的大灯笼,是寺庙、花园、广场等公共场所的大灯笼。日落之后,所有的灯都放在一起,连城相连,红光闪耀。灯笼有各种各样的形状,包括各种各样的灯笼,植物灯笼,动物灯笼,人物灯笼,故事灯笼等。上海最常见的灯笼是兔灯、元宝灯、灯笼灯,其中最大最奇妙的是“龙灯”:龙身有头有尾,鳞片闪烁,长* * *长,有长柄,由舞龙者手持。还有一个特别的人拿着一个像大球一样的“滚灯笼”,玩着龙的身体,追逐甚至打斗,他们在上海的大街小巷翩翩起舞。
届时,男女老少将成群出现。城隍庙和西园也是一项活动的中心。它是一个用彩灯装饰的亭子,里外明亮。在花园里,有一座大假山和高高的岩石,还燃放烟花,这是最吸引人的。来到这里的观众摩肩接踵,个个面带微笑。这个元宵除了看灯,还有一个特别的“人气”:所谓“十里珠帘不卷,看灯人看灯人”,就是那种独特的意境。宵夜会持续到深夜,熄灯后大家慢慢走回家。有一种说法是,这一天恰好是灶王爷归来的日子,所以他回家的时候正好赶上灶王爷。
在即将到来的黎明,今年的春节庆祝活动落下帷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