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人是如何判断节气到来的?

古人是如何判断节气到来的?

农历二十四节气包括:立春、雨、惊蛰、春分、清明、谷雨;长夏、小满、芒中、夏至日、夏小暑、大暑;立秋,初熟,白露,秋分,寒露,秋初霜;立冬,小雪,大雪,冬季至日,小寒,冬季严寒。

全年中的月份是根据月相变化的周期来设定的。大月亮有30天,小月亮有29天。农历每个月的第一天叫做“新月”,每个月的第十五天叫做“希望”。因为农历年约355天,与地球年相差约11天,所以每3年应有一个闰月,每19年有7个闰月。

有闰月的一年也被称为闰年。农历是根据地球回归年的时间和月相的变化来规定的,并参考了周围的气象物候条件和农业活动,比较实用,所以就成了四季分明,容易记忆的历法。在中国,农历特别适合中原广大地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