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清明节吃什么?

清明节是缅怀祖先的节日,也是外出踏青的好时机。在这个盛大的节日里,当然少不了美食。领略了当地的风土人情之后,再去品尝当地的美食,并不是一件很大的乐事。以下是我整理的关于福建清明的饮食习俗。不要错过他们。

??福州清明锅

福州的“博”又叫“清明过”。原料中有一种草。福州人叫Bobgrass,又叫紫锥菊,中医叫白头翁,是一种野生植物,生长在冬季农田和荒地上,核心末端开白花,芽和枝上有白色纤维。从地里采来后,把芯叶摘下来,放在锅里煮。沥干涩水后,放入石臼中捣碎。然后糯米粉混合揉成团,用作外壳。然后把坨子分成小块,揉成圆饼,放在芭蕉叶上用蒸锅蒸或油煎。

??莆田清明龟

当你从福建莆仙各地来到清明节,任何在异乡的人都应该尽量回老家祭祖扫墓。除了素菜、果盒、酒和烧香的钱,家家户户都要用糯米和“鼠草”(清明草)磨成粉,蒸“清明龟”,因形似龟,故称“清明龟”。

“清明龟”是莆仙地区最具特色的水果节。皮是糯米和清明草混合温水做成的。将红绿豆或干红薯煮熟,以糖为馅,印在龟形木模具中,放入蒸笼中蒸熟。成品呈淡黑色,有韧性,香、味、补,是莆仙非常有特色的产品。清明节那天,人们准备了酒、水果和“清明龟”等祭品上山扫墓祭奠。

宁德和南平顺昌黑米

闽东是畲族聚居地。说到清明饮食习俗,就不能不提到畲族的“黑米”。

黑米也叫黑米。每年三月初三,畲族人煮黑米,送给汉族的亲朋好友。久而久之,当地汉族也有清明节吃黑米的习俗。特别是在苦荣县,人们每年都要用“黑米”祭祀。

畲族黑米是一年四季男女老少皆宜的绿色食品,由天然黑米树(又称黑米树)的绿叶制成,具有健脾、健胃、祛湿的功效。

“黑米”色黑而米香,风味独特。做出来的“黑糯米”,单从外观上看不是很漂亮,颜色比较深,但是米香味和普通糯米不一样。

清明时节,闽东大部分地方,无论城乡,都有吃榨菜的习俗。据说每年的二月二吃芥末和米饭混合的“芥末饭”,一年四季都可以预防疥疮。还有在3月3日煮泥鳅面送人祖先的习俗。而且在这期间,在闽东的很多城乡,还可以吃到一种富有闽东特色的食物,就是春菊和金樱花拌成磨好的米浆,烤成时令小吃,颇有农村风味。

泉州和漳州润饼

春饼,也被称为春卷和煎饼,是福建南部和台湾省众所周知的吉祥民间食品。每年农历三月初三和清明节前后,闽台人民都喜欢吃春饼,这已成为闽台民间的饮食习俗,也是闽台相似习俗的见证。

据《北平风俗》一书记载:“富人吃春饼,备酱料,用炉熏烤盐,用面粉烤煎饼吃。”现在,春饼不再是有钱人的专属美食,而是成为普通大众的最爱。

吃的时候,把果酱涂在圆盘状的薄面皮(春饼皮)上,再用肉丝、豆芽、豆腐条、胡萝卜、韭菜、芹菜、冬笋丝、煎蛋条、冬瓜条、香菇、芝麻、花生裹上,作为春饼的调料,也就是馅料,然后卷成筒状,两头裹着吃。有人把它炒成金黄色,更香脆可口。

春饼皮脆馅软,香甜可口,咸中带甜,让人流口水,非常爽口。吃了之后还想再吃,持续很久,代代相传。

龙岩爱贵

艾草可以算是客家人餐桌上常见的食材。每年春天,田里的水边都会长出一丛丛的艾草,绿叶盘旋而上,像宝塔一样非常可爱。这时,妇女们会采摘下来,回家蒸熟糯米,再与艾叶混合捣烂成米糊,中间包些花生或芝麻,放入锅中蒸熟,便成了著名的客家美食“艾艾”。

艾奎有很重的味道,不是所有人都能接受的。不喜欢的话,做艾叶的时候可以少放艾叶,这样会香气四溢,有一种独特的甜味,会让人食欲大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