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道境界

中国茶道是培养一个人的修养和自我追求的一种方式。静是中国修炼茶道的必经之路。如何从一个小茶壶了解宇宙的奥秘?如何从淡淡的茶汤中品味生活?如何在品茶活动中做到头脑清醒?如何通过茶道的修行沐浴精神,锻炼人格,超越自我?答案只有一个——静。

老子曰:“至极,静之,而行诸事,我看其复。一切都要追根溯源。说到底,就是静而不动。”庄子曰:“水静之时,明烛需眉,公正而准确,大师择法。水静明,但精神不错。圣人之心静,天地之镜,万物之镜。”老庄的“观法于虚空”的启示,是人们认识自然、自然、自省、道德的奇妙途径。

道家的“观空复空”理论,演变为中国茶道中“茶必静”的理论实践。宋徽宗、赵霁在《大观茶论》中写道:“茶是一物,...冲淡闲适清净,韵高清幽。”徐祯卿的诗《秋夜试茶》说:

静院寒寒,风吹竹月。

无聊时无云液,铜叶闲品笋字茶。

中国茶道通过茶事营造一种静谧的氛围和空灵宁静的心境。当茶香悄悄浸润你心灵和心灵的每一个角落,你的心灵就会在宁静中显得空灵明亮,你的精神就会在宁静中得到升华和净化,你就会在宁静中与自然融为一体,达到“天人合一”的境界。

茶道中,静与美往往是相辅相成的。古往今来,无论是羽士、僧人还是儒生,都以“静”为修行茶道的不二法门。因为静是明的,静是空的,静可以空灵,静可以克制和隐藏,静可以洞察刺激和微妙。可以说:“要想达到茶道的神秘境界,除了静字,别无妙法”。

中国茶道的四大流派

贵族茶道

从贡茶到贵族茶道,达官贵人、富商大贾、富绅都是为了茶、水、火、器,从权力、金钱上谋求最大限度,这是很不合理的。他们的意图是炫耀他们的权力和财富。潮汕工夫茶起源于明清时期,是贵族茶道。

雅士茶道

古代“文人”与茶有着不解之缘。他们有机会得到名茶,有条件品尝,这是他们第一次培养出对茶的细腻感情。茶有助于文学思维,最先体会到茶的魅力。正是他们完善了茶事,创立了雅士茶道。受其影响,各种茶道流派相继形成。可以说,没有中国古代的出租车,就没有中国茶道。

禅茶道

僧人饮茶历史悠久,因为茶有“三德”,有利于丛林修行,禅宗茶道就是从“茶之德”中诞生的。僧人植茶、制茶、饮茶、开发名茶,为中国茶叶生产、茶学的发展和茶道的形成做出了巨大贡献。日本茶道基本属于禅宗茶道。

世俗茶道

茶,既有雅,也有俗。进入世俗社会,行走在官场,多少有些官僚。行走江湖,染一点江湖;走在商场里,沾染了一点铜臭;走在空地上,有点粉;走在小区里,染一点市侩;走在家里有点小家子气。有点冒烟,怎么能不冒烟呢?这源于“茶的味道”,以“享受生活”为目的。

喝茶礼仪:

第一,茶具一定要干净,包括茶杯、茶壶、托盘和装茶叶的壶、盒。

第二,用特殊的器具喝茶——竹或木制的茶勺,或者不锈钢或陶勺。不要用手抓它们。

第三,喝茶要双手奉上,杯柄在客人右侧。喝茶时,用茶盘。如果没有,用一个小碟子。一手托住茶托底部,一手托住茶杯,双手托住。手指不应该接触杯子的边缘。

第四,第一杯茶要给客人中的老人。如果是同行,应该先请女士喝茶。

第五,淡茶满酒。据说酒要给客人倒满,茶也就七八分钟就倒满了。

茶文化:

茶作为世界上最受欢迎的三种非酒精饮料之一,全世界都有喝茶的爱好。在英国,茶被视为美容饮品,形成了喝早茶和下午茶的时尚习俗,称茶为“健康的液体,灵魂的饮料”在法国人眼里,茶是“最温柔、最浪漫、最有诗意的饮品。”在日本,茶不仅被视为“百病之药”,而且在日本长期的饮茶实践中,茶已经脱离了日常物质生活的需要,发展成为一种高雅的文化艺术功能——茶道。

在中国,茶被称为“国饮”。“文人七宝,琴棋书画,诗词酒茶”,茶是中国传统文化艺术的载体,茶被视为生活的享受,健康的良药,提神的饮料,友谊的纽带,文明的象征。

在中国博大精深的茶文化中,茶道是核心。茶道包括两个内容:一是泡茶饮用的方式,即泡茶的技巧、规范和饮用方法;二是思想内涵。即通过喝茶来陶冶情操,修身养性,把思想升华到一种哲学境界。也可以说是在一定的社会条件下,把当时提倡的道德和行为规范,投入到饮茶活动中。这两个基本点在唐代陆羽的《茶经》中有着清晰的体现。

许多古代茶道专著,虽然年代、流派不同,但在制茶技艺上有一个共同点,即一切外在表现都是为了体现茶的自然之美和茶的“鲜、香、醇”,绝不是为了表演而表演。所以中国茶道要求:(1)茶具必须清洗干净;(2)提倡用淡而清的水煎茶,有条件时用泉水、河水,甚至松上雪、梅花上雪;(3)注意水的适度煮沸。(4)要求使用昂贵优质的茶具,并规定茶碗要先加热或烘焙,以充分提升茶汤的香气。

茶道

通过品茶活动表达一定的礼仪、性格、意境、审美观点和精神思想的一种饮茶艺术。它是茶艺与精神的结合,通过茶艺表现精神,在中国唐代盛,宋明盛,清代衰。中国茶道的主要内容讲究茶、茶、温、茶具、环境五种境界之美,同时配以情志条件,达到“味”与“心”的最高享受。日本茶道被称为审美宗教,以和谐、尊重、纯洁和寂静为基本精神,是唐宋时期的遗产。

茶道规则茶道要遵循一定的规则。唐朝为了战胜九难,把它做成、区分、器皿、火、水、烤、剁碎、煮、喝。宋代三时品茶,三时“三时”是新茶、甘泉、洁器的结合,天气晴好,宾客雅趣相投。反之则是“三分”。明朝是十三服七忌。“十三宜”是指无事,二客,三独坐,四吟诗,五挥汉,六徘徊,七睡,八待醒,九祭,十静宅,十一会意,十二鉴赏,十三读书;“七忌”是一次于法,二次于恶,三主客不韵,四冠衣冠苛,五荤五素,六忙多馀,七壁间书桌更恶趣。

日本茶道

中国茶道有两种具体的表现形式。1煎茶。将茶粉放入锅中,加水煮沸。唐代的煮茶是最早的品茶艺术形式。2斗茶。古代文人各自端着茶和水,通过对比茶面和汤花,品尝茶汤来判断茶叶的好坏。斗茶又称斗茶,盛于唐末,盛于宋代。最早流行于福建建州。斗茶是古代品茶艺术的最高表现形式,它的最终目的是品茶,尤其是吸掉茶面上的汤花。最后,饮茶人一定要品尝茶汤,做到色、香、味俱佳,这才是茶战的最后胜利。③工夫茶。功夫茶,自清代以来流行于部分地区,是唐宋以来品茶艺术的韵味。清代,福建的汀州、漳州、泉州、广东的潮州等地流行工夫茶。功夫茶讲究饮用时间。喝工夫茶有两种:自炒自品,待客,尤其是待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