艾灸有什么作用?

艾灸疗法的治疗机理艾灸疗法在我国已有几千年的历史,其治疗效果已被无数的临床实践所证实,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1.局部热刺激效应

艾灸是用艾火刺激人体的某一部位来治疗疾病和预防疾病的一种治疗方法。艾灸点皮肤外温度高达65438±030℃,皮肤内最高温度约56℃。皮下和肌肉层的温度变化与表皮不同,艾灸刺激不仅涉及浅层,还涉及深层。正是这种温热刺激引起局部皮肤充血、毛细血管扩张,增强局部血液循环和淋巴循环,缓解和消除平滑肌痉挛;加强局部皮肤组织的新陈代谢,促进炎症、斑疹、水肿、粘连、渗出物、血肿等病理产物的消散和吸收。同时能增加汗腺的分泌,有利于代谢物的排泄;还可引起大脑皮层抑制扩散,降低神经系统兴奋性,起到镇静镇痛作用;同时,加温也能促进药物的吸收。发现艾灸有近红外辐射。人体不仅是红外辐射源,还是良好的红外吸收体。艾灸的近红外辐射为人体的活动提供必要的能量,艾灸发出的近红外光的量子能量是由人体调节的。艾灸疗法过程中,近红外辐射作用于人体穴位时,具有较高的穿透能力,是一种有利于刺激穴位的信息照射。在“产生刺激振动”的基础上,借助反馈调节机制,纠正病理状态下的能量/信息代谢紊乱,调节机体的免疫力,达到恢复正常功能的目的。

2.经络调节

经络理论是中医理论的重要内容,也是艾灸的理论基础。人是一个整体,五脏六腑四肢相互协调。这种协调关系主要是通过机体的自动控制和调节系统来实现的。皮肤起着接收器和效应器的作用,经络起着传递信息和沟通的作用,大脑综合分析处理信息,发出指令,起着指挥的作用,即皮肤经络系统。

大脑的四肢和内脏有上百个骨骼,这也是生物全息术的研究成果。医学证明,即使是很小的局部病变,也会表现出全身紊乱的全部反映(如皮肤红肿,可引起发热和全身不适)。因此,经络是一个多层次、多功能、多形态的控制系统。因此,艾灸施于穴位时,由于艾火的温热刺激,产生相互激发、相互协调、作用叠加的结果,产生生理放大效应。

3.其他功能

艾灸的治疗作用也可以通过调节人体的免疫功能来实现,而且这种作用具有双向调节的特点,即低者可升,高者可降。因为艾灸是施于穴位,它首先刺激穴位本身,刺激经行,调动经络的功能,使其更好地发挥整体的行气活血和阴阳作用,激活皮肤中的某些神经末梢参与机体的免疫调节,从而对疾病的治疗有明显的调节作用。

综上所述,艾灸的机理是艾灸在燃烧过程中产生的热效应传递到经络系统,调动人体的免疫功能,作用于人体内脏和四肢的病变部位。这种多层次、多功能、多形态的调节,在相互作用和相互刺激下,产生了治疗的乘数效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