几何图形圈在中国是如何成为一种文化的?

“圆”,无论是作为几何图形,还是作为审美意象,古今中外,几乎渗透到人类生活的方方面面。中国人将“圆”视为一种精神意蕴,将自然运行规律与主观审美相结合,并赋予其强烈的民族色彩,使之成为影响至今的独特文化现象。可以说,中国人和世界上任何一个国家的人一样热爱“圆”。

当初,我们的祖先没有“圆”的概念。他们根据月亮形状的变换和对月亮的长期观察,认识到十五月亮的形状是圆的。墨子早在两千年前就有云:“圆等长为一”,即从圆心到圆周等长的图形是圆。墨子提出的概念比希腊欧几里得给出的圆的定义早了几百年。因此,中国是第一个对圆给出明确定义的国家。

(“圈子”在西方文化中)

而“圆”之所以能被视为审美对象,首先是因为它是一种独特的形状,弯曲圆润的线条能给人以愉悦的美感。而且中国古代文明的发源地主要是农耕,劳动生活离不开日月。阳光普照大地,万物繁荣,光热供应,人们日出而作,日落而息。夜晚,月亮印万川,月亮代替太阳继续扮演照明的角色。每个月都有得有失,盈少亏多,所以人们对日月交替时的“圆满”抱有更多的希望,有二十四节气,古人按规律耕种收割。

远古的祖先渴望了解和征服自然,但日月是神圣的,他们的行为从来不会因人类的力量而改变。太阳光芒四射,月亮幽静朦胧,日月的深邃和神秘激发了古人的想象力:想摘下太阳,于是开始一天一天地和太阳赛跑,渴了就喝尽了黄河的渭水,在发呆的路上渴死了。嫦娥从西王母那里拿了长生不老药,独自住在广寒宫。这些神奇的传说是古代人民对日月崇敬和恐惧的体现。在人们对日月肃然起敬的同时,圆也变成了一种抽象的心理意义,成为一种精神图腾和情感寄托。不仅如此,人们把对圈子的精神崇拜变成了物质和意识形态,渗透在衣食住行的诸多方面。

“圆”文化(2)

中国文化代代相传,“圈子”的情感体验也延续到了当代。人的一生还是留下了很多“圆”的审美。

“圆”的美在物质形态中随处可见。在中国园林建筑中,“圆门”和“圆窗”有着吉祥美好的寓意,也最能表现出人工与自然融合的美感。即使在园林艺术之外,人们仍然会将“圆”的概念融入家居设计中。圆润,饱满,柔软。虽然中国的方块字充满了方方正正的刚性,但古今的艺术家们也强调笔的圆润之美。

从非物质意识形态的角度看,中国影视剧不同于西方国家悲剧和残缺美的审美趣味,喜欢以家庭团圆、恋人家庭、英雄成功的大团圆结局来结束故事。中国当代大部分影视作品也继承了这种倾向。圆有“始与终为一”的特点,昼夜的变化,岁月的更替,都是由于这个循环。所以中国人相信善恶、因果、轮回,也强调生命的和谐、功德的圆满,把佛家的出世修行和儒家文化中的入世之道结合起来,以此来苦修修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