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四节气的由来
二十四节气,是我国先秦时期确立、汉代才完全确立的补充历法,是通过观察太阳一年的运动,认识一年中四季、气候、物候的变化规律而形成的知识体系。
它把太阳一年的运动轨迹分成24等份,每等份为一个节气,从立春开始,到严寒结束,周而复始。它既是历代政府颁布的时间标准,也是指导农业生产的指南针。人们在日常生活中预测冷暖雨雪的指南针,是汉族劳动人民长期经验和智慧的结晶。
中国古代用土规测量日晷,将最长的日影定义为“太阳至日”(又称长日至日、长日至日、冬季至日),最短的日影为“短日至日”(又称短日至日、夏季至日)。春秋两季有一天昼夜长短相同,定为“春分”和“秋分”。商朝只有四个节气,到了周朝发展到八个,到了秦汉二十四节气完全确立。公元前104年,邓萍撰写的《太初历》正式在历中设定了二十四节气,并明确了二十四节气的天文位置。
二十四节气的名称最早出现在西汉的《淮南田字训》中,《史记·太史公序》中也提到了阴阳、四时、八地、十二度、二十四节气等概念。汉武帝时期,罗将节气编入历,规定没有中气的月份为闰月的上一个月。
二十四节气指的是中国农历中的24个特定节日,它们表明季节的变化。它们是根据地球在黄道上的位置变化(即地球绕太阳运行的轨道)而制定的,每一个都对应着地球在黄道上每移动15所到达的某个位置。
2.意义
二十四节气不仅是历代政府颁布的时间准则,也是指导农业生产的指南针,是人们在日常生活中预测寒、暖、雪、雨天的指南针。二十四节气准确反映季节变化,用于指导农业活动,影响千家万户的衣食住行。二十四节气科学地揭示了天文气象变化的规律。
二十四节气巧妙地将天文、农业、物候和民俗结合在一起,衍生出大量相关的季节文化,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二十四节气——中国人通过观察太阳每年的运动及其实践而形成的时间知识体系”被正式列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
2016 165438+10月30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政府间委员会第11次常会审议通过中国申报的《二十四节气——中国人通过守太阳周年形成的时间知识体系及其实践》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
中国保护二十四节气有一个过程。2006年,农历二十四节气被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2011和2014年,九华立春、班春劝农、石阡说春、三门庆冬、壮族初霜节、苗族捉秋、安仁捉枝等被列入本次遗产项目扩展名录。
二十四节气被列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体现了国际社会对传统知识和实践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重视,也意味着对这一优秀文化遗产的认可和对中国承担保护责任的信任。这就要求我们国家动员各种社会力量,采取更加有组织、有计划的保护措施,积极推进二十四节气的保护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