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一年的节气不和农历中的日期固定在一起?例如,在一年中,立春是在第一个月的第一天,而在第二年,它变成了第十二个月的第二十天。

24节气必须根据太阳在天空中的真实位置来确定。它实际上是一个“时刻”,而不是一个“日子”。中国传统的历法是阴阳合璧,准则是太阳的运动(日、年、节气)和月亮的运动(月)。从地球上观测,太阳每天会东移约1度,绕行一周的时间称为“回归年”或“太阳年”,其运行轨迹称为“黄道”。由于地球自转轴相对于公自转轴的倾角为23.5度,太阳的仰角在夏季中午较高,冬季较低,影响了一年四季的温度和季节。为了让我们的祖先了解寒夏的气候变化,决定农耕的进度或作为日常生活的参考,古代历史学家规定,从冬季至日到次年冬季至日的回归年时间要分成十二等份,称为中气;那么,中性气的两等份称为节气,是二十四节气的来源,这个节气的提法叫做“平气法”。然而,由于地球绕太阳运行的轨道是椭圆形的。靠近太阳时,地球公转速度较快,远离时则较慢。对于当时制作这个历法的中原地区来说,有些节气不能反映真实的气候。所以从清朝开始,春分就被定为0度,太阳每次在黄道上运行15度,就被定为节气或中性大气,所以24个节气有24个特定的时刻,而不是24个特定的日子。这种制作节气的方法被称为“定气法”。立春/下雨/发臭/春分/清明/谷雨/长夏/小满/芒种/夏至日/小暑/大暑/立秋/初夏/白露/秋分/寒露/初霜/立冬/小雪/大雪/冬季至日/小寒/严寒/。

具体来说,农历和月亮绕地球转有关。

完整性与地球绕太阳公转有关。

两者之间没有整数比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