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季节气在气象学和天文学上有什么意义?
每年7月7日或8日,太阳到达经度105时,被认为是微暑。《二十四节气》:“六月节”...暑也热,分大小,月初小,月中大,今日仍小。”暑意热。古人认为暑热期间并不是一年中最热的时候,所以称之为暑。还有个节气歌谣:“小夏不热,大夏三天。”指出一年中最热的时期已经到来,但还没有达到极热的程度。俗话说“热度在三伏。”中国的三伏天一般出现在夏季至日后的28天,也就是所谓的“夏季至日是三更之首”中国古代把酷暑分为三个时期:“一是温暖多风;第二,等待蟋蟀在太空中生活;第三只等待的鹰开始啼叫。”夏天,大地上不再有凉风,所有的风都带着热浪;诗经?七月,形容蟋蟀的话是“七月在野,八月在于,九月在屋,十月蟋蟀入我床。”本文所说的八月是夏历的六月,也就是夏季短暂的时候,因为炎热,蟋蟀离开田野,到院子的角落里避暑。在这个节气中,鹰在凉爽的高空中运动,因为地面温度太高。
从天文学上讲,二十四节气是按照地球绕太阳公转(黄道)360度分为二十四等份的,以春分为零点。两个等分点相隔15度,每个等分点都有一个专有名称,包含了气候变化、物候特征和作物生长的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