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天吃住都很讲究,可以轻松应对“秋老虎”

盛夏时节,还是在夏之时,中医说长夏治湿,所以这个时期湿邪还是会比较严重。湿伤脾,湿最容易阻碍脾胃,导致人体气机运行不正常,所以人容易秋乏。然而,暑假也是一个过渡的季节。这个时候虽然湿重,但是“秋燥”也慢慢开始出现了,所以在饮食上要照顾到这两个暑假的特点。饮食总的原则是健脾祛湿,增酸少辛,滋阴润燥。在这里,我也推荐一些夏天的美食。

第一种是芡实,属于中药之一。中医认为芡实味甘,性平,入脾肾经,有健脾止泻、燥湿固肾、涩精的功效。但由于芡实药性平,常被用作保健食品。芡实的食用方法一般可以用来煲汤、炖肉或煮粥。此外,芡实要煨至熟烂,食用时要细嚼慢咽,使芡实中的淀粉、蛋白质、膳食纤维、维生素等得到充分吸收,从而达到健脾祛湿的功效。

第二好吃的是莲子,性平,味甘涩,入心、脾、肾经。具有健脾止泻、益肾敛精、养心安神的作用。夏季脾胃因湿而虚弱,秋季燥热易扰心神,导致有些失眠多梦。这个时候用莲子银耳煮粥或者煲汤就很好了,就是可以。

最后好吃的是番茄,味甘酸,微寒,归肝、胃、肺经。具有生津止渴、健胃消食的功效。中医说酸中带甜化阴,西红柿有酸中带甜的味道,在秋高气爽、暑热干燥的季节,可以滋养被燥邪伤害的津液。对于西红柿的食用,生吃,或者煲汤炒菜都是不错的选择。

接下来,我也推荐两种适合夏天的养生粥。第一种是芡实百合粥,由芡实20克,银杏10克,百合20克,白萝卜30克,粳米100克,蜂蜜适量配制而成。制备方法是将芡实用水浸泡,百合去皮,白萝卜切丁。这种粥可以起到健脾养肺的作用。

第二种是玉米芡实粥,由芡实15g,玉米一个,粳米100g,冰糖适量。方法如下:先将芡实、玉米、粳米洗净,玉米去皮成玉米粒,然后加水煮沸,再加入芡实粳米,再煮沸。这种粥可以起到健脾胃、生津止渴的作用。

生活锻炼

暑热期间,人的津液和气血消耗殆尽,暑热又在长夏,容易产生秋倦。因此,在暑热期间要注意保持充足的睡眠,才能更好地解决秋季疲劳。我们不应该像夏天一样熬夜,整个秋三月都要早睡早起。现在有研究发现,晚上12到凌晨4点。中午12到13,也是人体交感神经最疲劳的时候,所以这个时候睡觉对我们的五脏六腑的调节是非常有利的。

另外,夏季要适当“秋冻”,但“秋冻”也有办法。比如有一些慢性虚寒疾病的人要尽量避免秋冻,因为这类人容易感冒,感冒后会加重自己的慢性病,所以这类人要尽量避免秋冻。“秋冻”也要有个度,凉一点为宜。如果昼夜温差大,气温骤降,秋冻就够了。最后,晚上睡觉要避免秋冻,适当盖好被子,因为睡眠中人体防御机制也在休息,容易感到寒邪。

夏季是秋高气爽的时候,但秋季是气机逐渐聚集的时候,所以运动养生要以温和的方式为主。这里给大家推荐的夏季运动可以以户外散步为主,经常进行户外散步,呼吸新鲜空气,是最简单的运动和养生。现代研究表明,走路虽然不是一种剧烈运动,但可以使人全身得到锻炼,可以帮助我们增强心肌的收缩能力,促进消化腺的分泌和胃肠的蠕动。另外,走路虽然简单,但也很有意义。首先是外出散步,衣着得体,避免感冒。二是走路前做简单的拉伸,然后慢慢走,效果会更好。第三是放松,尽量放空自己。第四是把握速度,不能太快,太快容易导致气喘吁吁和疲劳。最后,尽量每隔1-2小时散一次步,因为人在进食后,所有的血液都集中在消化器官中工作。如果此时散步,调动这些血液,很容易导致消化器官的血液得不到供应,从而导致消化不良。

保健模式

夏季艾灸,暑湿秋燥并存,所以艾灸的原理也是针对这一特点,要以健脾祛湿、滋阴润燥为主,所以可以选择凉门、哀鸣、三阴交。两门是足阳明胃经的穴位,具有和胃理气、健脾和中的功效。哀号也是足阳明胃经的穴位,有和胃、祛湿、理气止痛的功效。三阴交穴是足太阴脾经的穴位,具有健脾和血、益肾平肝的作用。三者结合,每天在每个穴位艾灸30分钟,可以起到健脾祛湿、滋阴润燥的作用。

二、按摩,夏天是肺气下降的时候,胃气下降,肺气也下降。此时“腹部要勤揉”。腹部位于人体的中部,藏着大部分的内脏,全身的很多经络也在此循环汇聚。而且现代人吃得多,运动少,肠胃严重停滞。因此,腹部按摩在酷暑期间尤其有价值。

方法:坐着或躺着,两掌交叠,以肚脐为中心,逆时针再顺时针慢慢按摩36次,然后用两个拇指从上腹部向下推,遇到停滞时再推几次,对改善全身气血运行大有好处。

三茶,即养阴润燥茶,由麦冬、乌梅等养阴中药组成,滋润外阴,达到阴阳调和的状态。功效:滋阴润燥,祛浮火,固真阴。

适合人群:疾病预防保健人群;

长期熬夜;

潮热盗汗;

糖尿病病人的护理:

经常口腔溃疡,失眠等虚火伤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