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分和立冬之间的节气是
二十四节气概述
二十四节气形成于春秋战国时期。二十四节气是我国劳动人民创造的灿烂文化,它能反映季节的变化,指导农业活动,影响千家万户的衣食住行。在古代,一年分为十二个月,每个月有两个节气。二十四节气是根据太阳在黄道上的位置(即地球绕太阳运行的轨道)来划分的。
节气诗
春雨惊春明谷天,夏满山夏暑相连。
秋有露珠,寒有霜降,冬有雪小,冬有寒。
一个月两个节日不变,最多差一两天。
上半年是621,下半年是823。
节气的由来
早在春秋战国时期,中国人就有了南方的至日和北方的至日的概念。随后,人们根据日月在月初和月中的运行位置、天气、动植物生长等自然现象,将一年分为24等份。并给每个相等的部分起了一个专有名词,就是二十四节气。到战国末期,节气有八个名称:立春、春分、长夏、夏季至日、立秋、春分、立冬和冬季至日。这八个节气是二十四节气中最重要的。这八个节气标志着季节的变化,明确划分了一年的四季。后来《淮南子》这本书出版的时候,二十四节气的名称和现代的一模一样。
节气的含义
二十四节气是根据太阳在黄道上的位置(即地球绕太阳运行的轨道)来划分的。视太阳从春分开始(经度零点,此时此刻太阳垂直照射在赤道上),每前进15度为一个节气;经过一周的操作,我回到了春分,春分是一个回归年,是360度,所以分为24个节气。节气的日期在阳历中是相对固定的。例如,阳历的立春总是在2月3日和5日之间。然而,在农历中,节气的日期并不容易确定。以立春为例。可以是前一年农历的初一,65438+2月15,最迟正月,15。
从二十四节气的命名可以看出,节气的划分充分考虑了季节、气候、物候等自然现象的变化。其中立春、长夏、立秋、立冬、春分、秋分、夏季至日、冬季至日用来反映季节,一年分为春、夏、秋、冬四季。春分、秋分、夏季至日和冬季至日是从天文角度划分的,反映了太阳高度变化的转折点。立春、长夏、立秋和立冬反映了四季的开始。由于我国幅员辽阔,具有非常明显的季风和大陆性气候,各地天气气候差异很大,所以不同地区的四季也有很大差异。
小暑、大暑、小寒、大寒五个节气反映了气温的变化,用来表示一年中不同时期的冷热程度;雨、谷雨、小雪、大雪四个节气反映降水现象,表示降雨和降雪的时间和强度;白露、寒露、初霜这三个节气,表面上反映的是水汽凝结、凝结的现象,实质上反映的是气温逐渐下降的过程和程度:当气温下降到一定程度时,水汽凝结;气温持续下降,不仅增加了凝结,而且越来越冷;当温度降到零摄氏度以下时,水蒸气凝结成霜。
小满和芒籽反映相关作物的成熟和收获;惊吓和清明反映的是自然物候现象,尤其是蛰刺,预示着春天随着天空早雷和地下蛰虫的恢复而回归。
立春、长夏、立秋和立冬——也被称为“李思”——分别代表四季的开始。“站”是开始的意思。公历一般在每年的2月4日、5月5日、8月7日和165438+10月7日左右。“李思”预示着天文季节的开始,就气候而言,仍处于最后一个季节。例如,初春的黄河流域仍然处于隆冬。
夏天的至日和冬天的至日——统称为“第二个至日”,代表了天文学中夏天和冬天的极端。“志”就是极端、最的意思。夏季至日和冬季至日一般在每年公历6月21日和2月22日12日。夏天至日下雨,冬天至日下雪。
春分和秋分——统称为“二分法”,意思是昼夜长短相等。“分”就是平分。这两个节气一般在每年公历的3月20日和9月23日左右。
雨——表示降水开始,雨量逐渐增大。每年公历2月18左右下雨。
刺痛——春雷的突然移动惊醒了土里冬眠的动物。此时气温迅速回升,春雷渐萌。每年公历3月5日前后都是一场惊魂。
清明——包含了天气晴朗、空气清新、气候逐渐变暖、植被茂盛的含义。公历每年4月5日左右为清明。
谷雨——降雨量的增加对谷类作物的生长非常有利。公历每年4月20日前后是谷雨。
小满——指夏作物种子饱满,但尚未成熟,只是小而尚未饱满。大约每年公历5月21日,都是满的。
芒籽小麦等有芒作物成熟,夏播开始。每年6月5日前后,是芒种。芒中燃天。
夏天热,夏天热,夏天热-夏天热意味着热。酷暑还不是最热的时候,酷暑才是最热的季节,酷暑是夏日即将结束的那一天。分别是每年公历的7月7日、7月23日、8月23日左右。
白露——气温开始下降,天气转冷,早晨植被上有露水。千禧年是每年公历9月7日左右。
寒露——气温降低,空气中有了凝露,渐渐有了寒意。这一天一般在每年的6月8日10。
初霜——天气越来越冷,下霜了。初霜通常在每年公历10年10月23日。
小雪,大雪——开始下雪了,小和大表示降雪的程度。小雪落在公历165438+10月22日,大雪落在65438+2月7日左右。
小寒、严寒——天气越来越冷,小寒不是最冷,严寒是一年中最冷的时候。公历65438+10月5日和当月20日为轻度和重度寒冷。
二十四节气反映了太阳每年的视运动,所以在现行的公历中,节气的日期基本是固定的。上半年在6号和21,下半年在8号和23号,相差1 ~ 2天。
二十四节气,气候和农业歌曲
立春:从春天开始,打六九个头,春播,早备耕。一年之计在于春,农业生产会又高又优。
雨水:雨水春雨贵如油,能阻止土壤水分流动,多积肥多脱粒,精选优良品种,赢得丰收。
惊吓:天气暖和,空气开放,冬眠的昆虫醒来,抑制冬小麦保墒,耕地耙种春小麦。
春分:春分多风少雨,土地解冻春潮开始,稻田早早平整翻耕,冬小麦返青浇水。
清明:清明春草绿,正是种瓜种豆、种树种甜菜、育秧的好时节。
谷雨:谷雨中雪霜未破,不要耽误播杂粮。家燕回来就滴水,苗圃的树枝连着果园。
长夏:长夏时,小麦苗长得越来越高,水稻苗要种在平地上,中耕除草保护土壤墒情,做好大棚防风。
小满:小满温和如春,防蚜虫、麦秆、苍蝇,稻田施肥促恶,抓羊毛剪羊毛防寒风。
芒草种:芒草种少雨高温,玉米苗套种固定,黍谷荞麦种子抢水分,水田除草。
夏季至日:夏季至日和初夏冰雹凶猛,通过除杂、消雹、增雨的方式选种,利用干热风防止玉米发粘。
酷暑:酷暑进入三伏天,龙口抢食抢时,玉米培土,不易防雨防火。
大暑:大暑暴雨增多,秋菜复种防汛紧张,稻瘟病预测频繁,深水保苗防低温。
立秋:立秋开始下秋雨,及早预防玉米螟。深耕把土壤变成了金子,苗圃里用芽接法采摘树心。
暑假:秋高气爽的暑假,翡翠甜菜要浇水,后期要勤管粮菜,冬小麦要准备种肥。
白露:白露晚上冷,白天热。正是播种冬小麦、灌溉水稻、旱田收葵花的好季节,早熟的苹果正忙着采摘。
秋分:秋分秋雨渐凉,稻子黄果,秋收忙,打谷交公粮,山区防霜听天气。
寒露:寒露草枯萎大雁南飞,土豆甜菜忙着恢复,萝卜白菜管理好,秸秆还田秋施肥。
初霜:初霜是冰冻结霜,秋天要翻土墒情,防冻日要浇冬水,脱粒晒粮,修粮仓。
立冬:立冬时,白天冻土消失,牛羊圈定,耕田修渠,农田建设进入高潮。
小雪:小小的雪原下起了第一场雪,小树和葡萄很快被埋了。利用冬闲积肥,庄稼不肥。
大雪:大雪和蜡雪预示着一个好年景,多样化的管理可以创造高产,及时耙平和保护土壤水分,积累更多的肥料找到肥源。
冬季至日:冬季至日持续九天。羊畜要防寒,积极参加夜校技校,靠科研增产丰收。
小寒:小寒入三九,发财过年,冬天上培训班,不断总结新经验。
大寒:大寒虽然让农民高兴,但是富民政策不能赞,联产承包继续干,明年我们也高兴。
节气农业谚语
小寒:梅花、山茶花、水仙花;
大寒:金边瑞香、兰花、明矾;
立春:等待春节、樱桃和春天;
雨:第一等菜花,第二等杏花,第三等梅花;
惊喜:等桃花,等唐棣,等玫瑰;
春分:一等海棠,二等梨,三等玉兰;
清明:等桐花、麦花、柳花;
谷雨:初牡丹,二牡丹,三牡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