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的春节习俗

春节,通常被称为“中国新年”,意思是告别旧的一年,迎接新的一年,是一年中最大的节日。按照旧上海过年的习俗,我们得从旧年的腊月开始,追溯到冬天的至日节。因为当冬天的至日到来时,已经接近一年的尾声了。

上海春节的习俗如下:

年味渐浓的豫园

1,吃“冬至日夜饭”,冬至日夜祭祖:

冬季至日是在农历十一月中下旬。俗话说“冬天的至日和一年一样大”,也有“冬天胖,一年瘦”的说法,意思是这个节日就像中国的春节一样。民国以前,商店、作坊和乡村图书馆都在冬季的至日休假。在冬季至日的前一天,它被称为“冬季除夕”,全家人吃“冬季至日晚餐”。农民也喝自家酿的老酒。在冬季至日的早晨,人们向亲戚朋友表达敬意并赠送礼物,这被称为“冬季至日盘”。在汉代,蔡邕的《专政》中已经记载了对至日冬的崇拜。自宋元以来,还流传着“艳阳天庆冬”的说法。这一天也要祭祖,在冬季至日的夜晚祭祖,磨糯米粉蒸饼,做“冬季至日饺子”,用它们祭灶,以菜肉、豆瓣酱或萝卜丝为馅。

2、吃“腊八粥”:

进入腊月,年关渐忙。首先是在十二月初八吃腊八粥(又称佛粥、五味粥或七宝粥)。相传这一天是佛祖释迦牟尼成佛的日子。各寺僧尼将养好的白米与枣、栗子、菱角、豆类、核桃、菱角、镞、香菜、蔬菜、胡萝卜等煮成腊八粥,用于供奉佛祖,主要是给谭跃(施主)作为祝福。之后,人们也模仿这种烹饪方法。宋代陆放翁有诗:“今朝佛粥多相补,以为江村俭新。”

3、送厨神:

12月24日,灶神被送上天,被称为“谢灶”。头一两天,街上会有卖纸扎的轿子。24日晚,乡亲们把厨房龛里的灶神请到班里,用酒、水果、祭祀用的五谷、饺子、元宝糖等祭品献给厨房。祭祀结束后,他们把神马送进纸车焚烧,就算是“上天”了。元宝糖是麦芽熬制而成,想到灶王爷难免话多,说百姓坏话,就用粘稠的元宝糖封住了嘴。炉子送来的第二天,就是除尘,打扫门窗,清除垃圾,做一次大扫除,准备过一个干净舒适的春节。

传统的“烹饪日”场景

4、吃“口粥”:

12月25日,家家户户都吃“数口粥”,这是一种糖豆粥。据说用红豆、桂花、姜屑、白糖熬粥可以预防鼠疫免疫。有意思的是,连猫狗都算在“口数”里。如果家人不在,就得留一个。

5.谢年:

为了感谢一岁小孩的平安,我们应该在除夕前三四天内选择一天“谢年”。前几天忙着磨面粉,灌饼,包饺子,为的是过年祭神,祭祖,给亲戚朋友送礼。上海人喜欢年糕,一种是苏式的方形糖年糕,一种是圆形的米粉松饼。在谢年的晚上,香花、酒、茶、三种动物、新鲜水果和蛋糕诱饵被供奉给神,但需要两碟年糕和一对元宝形状的糖蛋糕。拜年时敲锣打鼓,放鞭炮,很吵。

6、吃“年夜饭”:

除夕夜,家家户户都比较热闹。晚上挂祖先遗骨(即画像,也叫“真迹”)祭拜。然后吃“年夜饭”,这叫“天伦之乐”。虽然餐桌上有很多好吃的菜,但也有两种当地的特色菜:炸塌菜和糖醋银芥菜。另外还得加上如意(黄豆芽)、发芽豆,意思是“涨发”。这顿饭,如果家人离得远,就得加一副杯子和筷子,以示团圆。

准备年夜饭,佳肴堆在架子上。

7.贴春联、门神、年画:

在除夕夜张贴的春联也被称为“春帖”,由古代的“符涛”演变而来。对联多为四字、五字、七字,常见的吉祥语有“郁秀爵德、长发吉祥”、“物美、人杰”、“除夕为余庆,节数为长春”等。

第二,以唐代和尉迟恭为画面的彩印“门神”,取代了古代桃板上的和以镇邪。另外,红纸上写的“福”字要贴在屋内的墙壁和厨房的厅堂上。如今“贴”“福”两个字已经不流行了,只有春联还保留着,只是内容换成了贴合时代的新对联。

挂年画也是家家户户都感兴趣的。旧时代上海的老校场有很多彩印木刻年画和魔术模型,但产品没有杨柳青、魏县、苏州桃花坞漂亮。鸦片战争后,石版画出现在上海。民国以后,名为“月牌”的时髦仕女、故事画盛行,风格多变,颇为流行。

8.守岁:

除夕之夜,很多人通宵熬夜,这就是所谓的“守岁”。班里红烛高烧,满屋春意。一家人围坐在火炉旁,开怀畅饮,享受美好的夜晚。除夕夜,大年三十过后,长辈也给晚辈“压岁钱”。在旧习俗中,几十枚用红绳装饰的铜钱放在孩子们的枕头下,祝愿他们长寿。民国以后,用红纸包着银元,给20岁的孩子拜年的时候。

1946上海,过年长辈给孩子压岁钱。

9、拜年,吃“三官要素”:

正月初一的早上,人们在不断的鞭炮声中迎来了春节。这一天,男女老少都穿着崭新的衣服,在堂前点燃红蜡烛,用茶果、饭团、年糕祭神,为一岁的康宁祈福。祭拜祖先后,他们向长辈拜年。长辈们给他们糖果盘,里面装满了“压老果”,其中有很多橘子、梅子干、甘蔗。“橘梅”谐音吉祥,甘蔗意为“日升”,都是吉祥之物。早餐吃饺子、年糕或春卷。午餐是现成的丰盛菜肴。有些老年人第一天不碰肉,要吃素,称为吃“三官素菜”。

下午走亲访友拜年(或者初二初三去散步)。有时候只是送个名字纹身到朋友家门口,就叫“新年贺卡”。回去告别,称之为“飞邮”。张春华《上海岁时曲》写道:“市裙匆匆,宾主之圈也;卓中午出门晚归,采梅绕名纸。”明代的文徵明也有一句诗:“我不想相见,但我想交谈。著名的论文都是人,我也跟人扔几张论文。世界太简单,也不会太空虚。”写起来也挺有意思的。招待客人的有元宝茶(“元宝”指橄榄)、糖果、花生、瓜子和饺子或年糕。

初一不扫地,不打水,不求火,不喝粥,不动针线。这些条条框框早就被打破了。从初一到初五,商店和工厂都关门了。

清末民初,后辈在正月初一给家里的长辈磕头。

10,祭莽神,打土牛,收财神:

年初,立春和老上海也举行了迎接春节的仪式:祭祀莽神,鞭打当地的牛,并用红色和绿色的丝绸悬挂它们。仪式由东郊的地方官员和士绅主持,民众倾向于观看。还有春宴,“推荐新菜”,吃春饼和生菜。民国以后,这种趋势就不存在了,但每年的历书里总会出现牧羊人鞭打春牛的画面。

初四晚上或初五晚上,商家接待“五通财神”,必有一对活鲤鱼。“鲤鱼”与“利”谐音,用以致富。祭祀后放生鲤鱼。就是晚上吃“财神酒”。

城隍庙灯会

11,赏灯庆元宵:

在正月十五,元宵节是一件大事。十三灯亮(也叫测试灯),十八灯灭,要六天才能闹。“饺子上挂灯笼,饼上落灯笼”,元宵节后中午吃馄饨或面条,晚上吃饺子或小笼包(俗称珍珠饺子)。

老上海街头的汤圆摊

清末民初,山东淄川农民玩社火,正月十五过元宵节。

元宵节前两天,灶堂里点起了灶灯,这是吴中的老习俗。元宵灯会张灯结彩,各种各样的灯笼挂在门上、屋内,元宝灯、鲤鱼灯、大象灯、花篮灯、荷花灯、荠菜灯、蛤蟆灯、鳌山灯、船灯、双龙抢珠灯,琳琅满目。孩子们经常在房子里外玩兔子灯。在城市的闹市区和桥梁上,搭起了灯棚,分层次挂灯。寺庙用竹竿绑“塔灯”。黄浦江边的桅杆上、船上挂着灯,远远望去像星星一样。郊外,“望田灯”挂在田埂之间。清代还流行“穿花灯”,花灯是农妇做的。一队队成熟的农民拿着灯笼,把它们挂在各个村庄,祝愿来年丰收。“掉龙灯”也是农村元宵节的一个热闹场景。几十个来自各路的巨大龙灯聚集在一起跳舞表演龙珠,伴随着鼓声和音乐,到处都是欢呼声,尤其是在上海郊区和嘉定南翔地区。张春华的《上海岁时屈曲》对此有生动的描述:“颜说一年五谷丰登,九节彩云蒸;惊鸿一瞥如声冲沸,火树万龙灯滚。”

12,烧香逛庙会:

上海城隍庙也与春节的习俗密切相关。在旧社会,人们在新郑的第一天午夜赶到城隍庙“烧香”。在接下来的几天里,香客们还会继续逛庙会。庙里有很多商店和百货公司;还有几家茶馆和书店,餐馆和小摊就更多了;此外,露天还有摊位,有年画、春联、铃铛、风筝和各种玩具,还有猴戏和杂技,吸引了大量游客,流连忘返。初一至初五,士女并行,人潮如潮。从清末到民国,豫园各地都是各管各业,平时不对外开放。只有在春节期间,才酌情开放翠秀堂、点春堂、内园供人参观。

元宵节风景

每年正月初三,照例在内园举行梅花聚会。第四天各行各业连续几天在庙堂剧场表演“年度大戏”,第六天钱业在内园祭拜城隍。元宵节晚上,庙里的灯笼市场最热闹,有人卖灯笼,也有人赏灯。在王韬的《清末戚颖杂记》中,有一段对城隍庙灯夜的描述:“上元之夜,罗旗成群,管弦沸腾,火树银花,极为灿烂。花园里的廖明重新开放,游客云集。月明如昼,街前只织归者,尘随马走,影逐来,不足为虑。”

随着上海商埠的开埠,外省人纷纷来上海定居,各地的风俗习惯也传入上海。上述许多老上海春节习俗也进行了改革和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