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四节气是什么,是怎么来的?

二十四节气是指:

冬季至日、小寒、大寒、立春、雨、蛰、春分、清明、谷雨、长夏、小满、芒种、夏季至日、小暑、大暑、立秋、初暑、白露、秋分、寒露、初霜、立冬、小雪、大雪。

历史渊源:

二十四节气指的是二十四个季节和气候,是中国古代为指导农事而制定的补充历法。

东亚传统夏历(农历)是一种“阴阳合历”,分别根据日、月的运行制定:月的部分以新月为基准确定,年的年份以回归年(太阳年)为基准确定。阳历每个回归年约为365.2422天,二十四节气据此划分。

由于历史上我国主要的政治、经济、文化和农业活动中心大多集中在黄河流域的中原地区,二十四节气是在这一地区气候和物候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

早在东周、春秋、战国时期,汉族劳动人民就有了“天南地北”和“天南地北”的观念。随后,人们根据日月在月初和月中的运行位置、天气、动植物生长等自然现象,将一年分为24等份。并给每个相等的部分起了一个专有名词,就是二十四节气。到战国末期,节气有八个名称:立春、春分、长夏、夏季至日、立秋、春分、立冬和冬季至日。这八个节气是二十四节气中最重要的。标出季节的变化,明确划分一年的四季。

到了秦汉时期,二十四节气已经完全确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