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映太阳高度的节气
纬度分布
中午,太阳的高度从太阳直射点所在的纬度向南、向北递减。
1,夏季至日:中午,太阳的高度从北回归线向南向北递减。
2.冬季至日日:中午,太阳的高度从南回归线向南和向北逐渐降低。
3.春秋分:中午,太阳的高度从赤道向南向北递减。
季节性波动
1,夏季至日:北回归线及其以北地区达到最大值,南半球达到最小值。
2.冬季至日日:南回归线及其以北地区达到最大值,北半球达到最小值。
3.春秋分:赤道达到最大,南北极达到最小。
正午太阳高度的分布及变化规律
纬度的测定
方法一:“太阳直射点的纬度”和“早晚圆切点的纬度和纬度(昼夜极值出现的最低纬度)”是互补的。
方法二:通过节气判断。夏季至日,太阳直射23° 26′n;冬天的至日,太阳直射23° 26 °;春秋分,太阳直射赤道。
方法三:根据公式H = 90°-中午两地纬度差计算。
方法四:“赤道上终止线与子午线的交角(锐角)”等于“太阳直射点的纬度”。
经度的测定
基本原理:当地时间为12的经线为阳光直射的经线。
方法一:太阳直射点的经度在晨线与赤道的交点(经度)向东90°或昏线与赤道的交点(经度)向西90°。
方法二:根据终止线与纬线的切点所在子午线的位置,判断阳光直射的子午线。
扩展数据:
因为地球的公转,太阳在一年之内,在地球的直接点上,往返于北回归线和北回归线之间。以北半球北回归线经过的地区为例:一年中太阳直射北回归线时,是我国北方的夏季至日节气,中午太阳在头顶正上方,即太阳高度角为90°,这是一年中的最大值;
太阳直射南回归线时,恰逢我国北方冬季至日节气,此时的太阳高度角为43°,是一年中的最小值。由于地球的自转,产生了太阳的视运动(东升西落),即太阳高度的日变化。由于地球公转,太阳直射点南北移动,导致正午太阳高度的纬度变化和季节变化。
太阳的直射点以一年为周期在北回归线之间移动。夏季至日上,太阳直射北回归线(北纬23° 26 '),北回归线以北正午太阳高度达到最大值,整个南半球正午太阳高度达到最小值。冬季的至日,阳光直射南回归线(南纬23° 26 '处),南北情况与夏季的至日相反。剩下的时间就是这两种状态的转换。
太阳直射点是太阳光在地球表面的入射角(即太阳高度角)为90度的点,是地球中心与太阳的连线与地球球面的交点。太阳直射点所在的子午线是12正午。活动规律是:春分(3月21左右),太阳的直射点在赤道(0),然后向北移动。夏季至日(大约在6月22日)。
太阳的直射点在北回归线上(23° 26′n),然后向南移动。秋分时(9月23日左右),太阳的直射点在赤道(0°),然后继续南移。在冬季至日(65438+2月22日左右),太阳的直射点在南回归线(23° 26 °)上,然后向北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