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性食物的存气特点

寒食节,又称“无烟节”、“寒食节”、“百五节”,是夏历冬季至日后一百零五天,清明节前一两天。当一天的第一天是节日时,禁止吸烟,只吃冷食。在后世的发展中,逐渐增加了祭扫、登高、荡秋千、蹴鞠、钩镰、斗鸡等习俗。寒食节延续了2000多年,一度被称为最大的民间节日。寒食节是唯一以饮食习俗命名的汉族传统节日。后来因为寒食和清明比较近,人们把寒食和清明结合起来才过了清明节。

寒食节通常是冬季至日后的第105天。临近清明节的日子。在清初汤若望历法改革之前,清明节定在寒食节后两天。唐家改革后,寒食节定在清明节前一天。现代二十四节气的定义沿袭了唐家,所以寒食节是清明节的前一天。新中国成立后,许多地区把寒食节等同于清明节,在同一天庆祝。

然而,在山西的大部分地区,清明节的前一天是寒食节。一些地方,如榆社县,在清明节前两天庆祝寒食节。垣曲县也讲究清明节的前一天寒食节,前一天清淡寒食。

寒食节的源头应该是古代人类对火的崇拜。古人的生活离不开火,但是火经常给人类带来巨大的灾难,所以古人认为火是神,应该受到崇拜。各家供奉的火,每年必须熄灭一次。然后重燃新火,这叫改火。改火时要举行盛大的祭祖活动,焚烧谷神小米的象征,称为人祭。习俗沿袭下来,就形成了后来的禁火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