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了鞭炮声,春风温暖了屠苏。

[宋]王安石《一月天》“除了鞭炮声,送温暖进屠苏。千家万户天天老是换新桃换旧桃。”

中国历史上的元旦在古代也被称为元日、郑源、元昌、元朔、陈元、袁春、端日和香格里拉。

“元旦”一词起源于中国古代,但并不是指现在的公历新年,而是指中国农历的正月初一,也就是春节。

“元旦”一词最早出现在《晋书》:“朱迪以三月为元,为元旦之春”,南北朝人萧子云引雅:“四齐元旦,长命百岁始于今”等诗句。宋、吴《之梦》开篇就说:“正月初一叫元旦,风俗叫元旦。从古至今,历代诗人都为元旦作过抒情的诗词,留下了许多脍炙人口的佳作。

古代元旦宫廷有拜年仪式,规模盛大隆重。三国时期,曹植《慧远》诗中写道:“初元佑,古天独好,是好会,此堂为宴”,描述了曹魏元旦庆典的情景。

唐·白居易《七年元月日五饮》(下篇):“旧人忧加岁,馀乐入春。开年第七排,才几个人!”表达了60岁以上的诗人不畏衰老,昂首进入新的一年的风采。

唐代另一位诗人写下《大年初一》诗:“戴行先举愿姚,鬓影惊镜。幸而我灯前笑,屠苏不应先尝。”“戴星星”,也就是戴着星星,比喻回家晚或走得早。

“尚”,即酒杯,可用于饮酒。“屠苏”是元代特有的多味药酒。古人认为喝这种酒可以防病消灾。喝这种酒是有规矩的。年轻的和年老的不能同时喝,而是从年轻的那一个依次来。按照古人的理解,每到过年,虽然大家都想长寿,其实年轻人得一岁,老年人却失去一岁。所以大家都劝年轻人先喝,以示祝贺,让老年人晚喝,以免忌讳。

唐代诗人孟浩然写了一首《归元日》诗,说:“昨夜北战归,今将东起。我已经很强了,没钱还担心农业。桑田尚耕父,莲锄随牧童。田说今年的气候,* * *充沛”盛唐时期“田家占气候”半年自有其乐,诗人“忧农不富”的情怀是士子的高尚品格。

古代有在大年初一贴春联的习俗。南宋诗人陆游的《元旦》诗中写道:“夜雨解除残雪,晨阳开阴空,笔写桃符,椒酒斜流。”宋伯仁《岁丹》诗说:“中间无客,早起如往常。桃板随人变,梅花隔年香。”诗中的“桃符”和“桃板”指的是春联。

在歌颂“元日”的古诗中,最著名的是北宋改革家王安石的《元日》诗:“鞭炮声一岁,春风送暖入屠苏。千户总以新桃换旧桃。”它将被后人铭记。

明代陈宪章的“元旦试笔”就像一幅“新年快乐图”。诗人在诗中写道:“邻墙旋酒待客,幼儿同唱赏新春诗。当你老了,你会遇到新的一年,春天会有更好的花。晚风在哪里?当它吹向东方的月亮。”清新浓郁的生活气息油然而生。

所以中国的元旦总是指夏历(农历、阴历)的正月初一。元的意思是“早”、“始”,但指的是“天”。元旦统称为“初日”,即一年的第一天。汉语方言中有不同的称呼,有的叫“大年初一”,有的叫“大日”,有的叫“大年初一”,一般都叫“正月初一”。

由于古代夏朝把元旦定在正月初一至汉武帝元年,司马迁创立了“太初历”,后又把正月初一定为元旦,与夏朝的规定相同,所以又叫“李霞”,一直沿用到辛亥革命。

在现代,元旦是指一年中第一年的第一天。自从西历传入中国,元旦这个词就被专用于新年,传统的农历年被称为春节。1911年,孙中山领导的辛亥革命推翻了昏庸腐败的满清统治,建立了亚洲第一个民主国家中华民国。各省省长代表在南京开会,决定使用公历。为了“做夏,为了顺农时;民国元年决定使用公历(实际是1912),规定每年公历正月初一(元旦)为春节,公历(公历)1为新年。那时候还不叫“元旦”。

我们今天说的“元旦”是1949年9月27日通过的决议,也就是我们所说的阳历。为了区分两个新年,并鉴于农历二十四节气中的“立春”正好在农历新年前后,故将农历正月初一改为“春节”,阳历一月初一定为“元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