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北京春节习俗
第一,老北京的春节习俗
十二月是一年的最后一个月,俗称岁末,有腊侗、、穷侗、十二月、冰月、玉月、极月、青丝、苏东、大路等三十多个名字。其中,人们最为熟悉和熟悉的是“腊月”。之所以称之为“腊月”,是因为“腊”是古代祭祀祖先和神灵的名称,又有“冬至日后三祭神明”的说法,即立冬至日后的每一天,三历的枝丫都含地支,南北朝则固定在十二月初八,传统民间会狩猎动物,举行大祭。这种纪念仪式被称为“狩猎祭祀”。因为“腊”和“狩猎”是通假字,“狩猎祭”写成了“腊祭”,所以年终的十二月被称为腊月。这种习俗起源于秦汉时期。到公元前221年,秦始皇统一中国,下令建立历法,称冬末春初新旧交替的十二月为腊月。
请点击输入图片说明。
曾经有一句顺口溜形容北京的风俗:“不要贪孩子,过了腊八就是过年。”腊八粥,喝了几天,哩哩啦啦二十三。二十三、蜜瓜发粘;二十四、扫屋;二十五、炸豆腐;二十六、炖肉;二十七、宰杀公鸡;二十八、送面子;二十九、馒头;三十个孩子彻夜未眠;元旦扭一扭扣子。“腊月初八,家家户户都要熬腊八粥,泡腊八蒜,这浓浓的年味就已经开始了。
请点击输入图片说明。
腊月二十三也叫“小年”。家家户户都要买饺子,还特意买关东糖祭祀灶神。祭灶是中国民间影响很大、流传很广的传统习俗。在过去,几乎每个厨房都有一个“厨王”神位。人们称这位神为“厨主”,相传他是被玉帝封为“九天东厨主厨王”,负责管理各家的厨房炉火,被崇拜为一家之主。灶神龛多位于厨房的北面或东面,灶神的神像在中间。有些没有灶王壁龛的人还直接把神像贴在墙上。有的神只画一个灶神,有的神有男女两个。女神尊称“奶奶厨王”。灶神是中国最具代表性的民间神灵,有着最广泛的群众基础,寄托了中国劳动人民辟邪消灾、迎吉祥的美好愿望。从这一天起,春节将至,北京家家户户都忙起来,打扫房子,打扫卫生,蒸馒头,买各种年货,贴“福”字,贴年画,剪窗花,贴对联,挂门神。于是全家人一直忙到除夕。
除夕团圆饭(又称团圆饭)是北京人必不可少的,也是一年四季家人团聚最丰盛、最完整的年夜饭。一年一度的年夜饭对中国人来说极其重要。全家人互敬互爱,围坐在餐桌旁其乐融融。年夜饭是一年中的重头戏,不仅丰富多彩,而且非常有趣。团圆饭前祭神祭祖,祭拜仪式后吃饭。一般宴席上要有鸡(以家为生)、鱼(一年以上)、白菜(百宝)、豆腐(富贵)、莲藕(好东西),以求好运。过去,北京人在除夕和正月初一大早吃饺子,认为这是“年轻时交朋友”的意思。
请点击输入图片说明。
从初一到初五,北京人会走亲访友,互相拜年,请客送礼。同时还有参观庙会、工厂等娱乐活动。农历五月初五,北京人俗称“破五”,是百姓“送穷”、商人“开市”的日子。在这一天,庆祝新年的禁忌被完全消除,买卖店铺的店主和店员不得不返回商店重新开业。农历五月初五,家家户户都要包饺子,叫做“挤小人嘴”,意思是一年之内不犯“小人”就顺了。而且生意场上还会摆酒席,店主会请所有伙计吃饭,感谢大家一年来的辛苦。北京人直到正月十五才过完元宵节,欣赏灯笼。
第二,说说我在北京过年的工作
去年春节假期,我和家人留在北京过春节。回家和回城的时间少了,喝茶聊天的时间多了。不得不说,春节期间的朝阳公园非常热闹。从除夕开始,朝阳公园免费开放,开放时间延长,很受欢迎。人们戴着面具,保持距离,一路欢笑。虽然园内没有大规模的庆祝活动,但节日气氛依旧。
独立学习、工作、生活多年,对“年味”的认知在不知不觉中变得越来越模糊。任何时候你想买新衣服或吃一顿美味的饭。给父母送礼物,和父母视频聊天也很方便。好像到春节都没什么事可做了。
第三,让我印象深刻的是老北京的点心。
现在最有名的三种小吃,驴打滚,爱窝窝,豌豆黄,都是街上的好味道。黄麦的雪球又软又甜,表面裹着豆粉;艾窝窝又白又肥,圆滚滚的肚子里塞满了山楂糖或红豆泥、枣泥;豌豆黄晶莹细腻,入口即化。这三种零食都是平民零食。在旧北平,都是邻郊农村妇女煮的。
对于老北京人来说,对北京点心的独特好感。点心是过年的回忆。除了给亲戚朋友送礼,我们还经常在家里买几个喜欢的口味。除夕夜,我看着春晚倒计时,钟声响起,在烟花爆竹的喧闹声中,我对家人说新年快乐。大年初一早上起来,一屋子人穿着红毛衣,来回穿梭。此时,茶已摆上桌,点心列在一个大盘子上。再调皮的孙子,此刻也变得乖巧了,捧着爷爷的奶上桌,晚辈排队拜年。
点心是北京游客和朋友长大后第一次想到的手写信件。如果你拜访一位40岁以上的长者或有孩子的家庭,没有什么比小吃更贴心的了。有些北京孩子在外地读书。寒假结束,他们总是背着一大箱零食回学校,在几个宿舍之间来回奔波。呼朋唤友分零食,嘴角挂着一点点杂糖渣。
你可以想象,北京点心不仅代表了这个城市的古老仪式和习惯。更重要的是,每一道小吃,从厨房到食客手中,都经历了漫长的过程,最后被郑重的吃掉,小吃在友情和祝福中达到了极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