围棋最早出现在哪个时期?
我之前一直从事围棋艺术教学(从大学时代到本科毕业后5年多),对围棋的历史或者技术有问题,我们可以交流。
以下是中国围棋历史上的介绍:
围棋起源众说纷纭。
姚顺教儿子下棋。
琴、棋、书、画,中国古代四大艺术,源远流长。
琴棋书画的棋指围棋。
阿津人张华在《博物志》中说:“尧使围棋教子。”舜觉得自己的儿子不太聪明,也做了一个好儿子。
路史后记写的比较详细。姚与傅结婚,生下儿子朱。他的儿子表现不好,姚很伤心。他特意做了围棋,“为了放松。”(注1)
根据这种说法,围棋是用来发展智慧和纯洁气质的。
但也有另一种观点认为“夏人曹无,下赌围棋。”(注2)
唐朝的皮日休在他的《袁遗》一书中说,围棋始于战国时期,是由战略家创造的。他的依据是,围棋是“一种有害的欺骗和以假乱真的斗争方式。”(注3)
这样,围棋就成了一个取乐和玩弄政治的工具。
其实这些说法都只是猜测,尧舜之说只是编织出来的精彩传说。曹无在古代历史上被认为是制砖的始祖。我找不到更多的证据。至于皮日休提出的围棋,起源于战国时期。不可信。早在春秋时期,孔子就已经提到了围棋。
这也是一种猜测。
甘肃省水厂县鸳鸯池出土的许多原始社会末期的陶罐,都绘有线条均匀的黑、红甚至彩色条纹图案。纵横交错,格子整齐,形状和现在的围棋棋盘很像,只是纵横线条只有十到十二条,而不是十九条。考古学家讽刺地称之为棋盘图案。
湖南省湘阴县发掘出一座唐代古墓。随葬品中有一个棋盘,大小为正方形,纵横各15。
在内蒙古一座辽代古墓中,挖出一张围棋方桌,高10厘米,边长40厘米。桌上画着宽30厘米的围棋盘。纵横十三棋盘,七十一个黑子,七十三个白子,一百四十四个* * *。还有八个太阳黑子,白子有三个是空的。想必是墓主人生前下了一盘好棋,舍不得一套棋子,带到坟墓里琢磨去了。
这些只是众多考古新发现中的几件古董,但足以说明几点:首先,毫无疑问,围棋在原始社会就有了雏形。纵横交错的棋盘图形已经基本成型。
其次,从10、13、15年出土棋盘的发展过程来看...直到今天的全民十九线,围棋不可能是某个人一天之内突然创造的奇迹,但它经历了一个由简单到复杂,由少到多,由单一到多样玩法的发展变化过程。时间跨度数千年,汇聚了无数围棋爱好者的智慧和经验,逐步完善和丰富,最终形成了今天的规模。从这个意义上说,围棋的创造者是我国广大劳动群众。
由于频繁的战争,军事科学的知识逐渐积累起来。下围棋有点类似于军事运筹帷幄,调兵遣将。战争的需要必然会加速围棋的发展。在汉代,有人把围棋视为兵法,《隋书经集志》和《棋谱》都被列入兵法。
围棋的故乡是中国。
有了以上的推论和考古学家的发现,围棋诞生在哪里就不言而喻了。但日本的松井昭夫先生在《围棋300年历史的开端》一文中说:“围棋和象棋都有* * *祖先,是中亚的一种‘盘戏’。它在西方传播成为象棋,在东方传播并受到中国天文学和其他科学的影响,改进成为十六路围棋。”
这种说法毫无根据。
回顾历史,从《左传》、《论语》、《孟子》等书。很容易知道,围棋在中国的春秋战国时期就已经广泛流行,甚至出现了为诸侯各国所知的围棋大师。众所周知,当时中国与西域其他国家没有联系。直到西汉张骞出使西域,中国才与中亚各国有了文化交流。那个时候,围棋在中国已经有很长的历史了。
从象棋到围棋
现代人说的象棋,包括围棋、象棋、军棋等等。最早的时候,围棋专指围棋。东汉许慎在《说文解字》中说:“易,围棋也。From,亦声。”
古代汉字ofare象形文字的两个人手拉手,下棋。
象棋就是围棋,在《论语》里也能找到。《左传》有,孟子也有提到。
“围棋”也是发达的。西汉末年,杨雄用方言说:“围棋是一种游戏,是齐鲁和关东的游戏。”
可见西汉时期,围棋已经成为围棋的别称。只有北方部分地区还在下棋。
到了东汉时期,围棋已经在书面语中广泛使用,如马融的《围棋赋》和李友的《围棋名》。
在围棋的发展演变过程中,除了“易”、“围棋”之外,还有很多有趣的名称。晋代时,有人把围棋称为“隐居”、“手谈”。(注4)不过,最后还是保留了总结围棋方法的“威”字。
(注1)《道路史后记》
(注2)本书的潜在真实性
(注3)原游戏
(注4)魏源主编的《自然史与语言森林和自然史》续编。
“鼻祖”邱毅
围棋见于我国最早的史书记载,春秋时期,距今已有26700年的历史。
邱毅是《史记》记载的第一位棋手,也是一位“通晓天下的好棋手”。关于他的记载最早见于《孟子》。由此可以推断,可能与禹是同一时代的人,或者稍早一点,生活在战国早期。
邱毅是当时著名的国手,棋艺高超。伊丹评论称赞他为国棋“鼻祖”。
由于他出色的棋艺,当时许多年轻人都想崇拜他。邱毅接受了两名学生。一个学生学美术很认真,从来不敢怠慢老师的讲课,所以很用心。另一个学生可能只想要邱毅的名气。他虽然拜在门口,但并不努力。当邱毅在谈论象棋时,他心不在焉,看着窗外,不知道天鹅什么时候会飞。来了一把好弓箭。试两次。两个学生都在学象棋,崇拜同一个老师。前者有所成就,后者不懂棋。(注1)
你要专心学棋,下棋也要专心。即使像邱毅这样的大师也不能偶尔分心。一天,正在下棋,这时一个吹笙的人路过。长长的音乐声,悠悠的,如从云端散落。邱毅走神了一会儿,侧着身子,聚精会神地听。此时,是决定比赛结果的时候了。忽然,笙停止了鸣响。吹笙的人凑过去问要走的路,但不知道如何回答。邱毅并不是不知道围棋的奥妙,而是此刻他的注意力并不在象棋上。(注2)
这两个小故事被载入了历史书。人们把它写下来,大概是为了警示后人,专注力是下好围棋的前提。
像邱毅这样的大师的出现表明围棋在当时是相当流行的。可以肯定的是,像邱毅这样的国家级球员不止一个。邱毅很幸运。春秋战国持续了500年。他是唯一留下名字的棋手,也是我们所知道的第一个棋手。
优柔寡断是赢不了的
春秋战国时期,围棋不仅出现了众多棋手,也引起了百家争鸣的关注。春秋战国时期恰逢中国奴隶社会解体,封建社会建立。百家争鸣,到处游说,造成了百家争鸣的局面。已经非常普及的围棋,开始出现在百家争鸣的言论中,或褒或贬,或以围棋为例,或直接讨论围棋。有很多有价值的论点,围棋理论已经初具规模。这对围棋的发展起到了重要作用。
起初士大夫阶层看不起围棋。孔子在《论语》中说,下围棋的人吃饱了饭,无心,成不了圣贤。(注3)他把围棋当成无聊的消遣。他的这一观点影响深远。以后有人攻击围棋,他也经常说类似的话。
孟子学孔子,在这方面持相同观点。他曾说:“下围棋的人好喝酒,甚至可以不顾父母之恩,不孝。”他把下围棋算作五种不孝行为之一。(注4)不像孔子,他不认为下棋可以“马虎”。《孟子》中有一段话:“不专心于自己的立足之地,致力于征服对方,就不能理解围棋的精髓。”(注5)
在这里,孟子不仅承认围棋是一门深奥的艺术,而且指出这个奥秘是可以通过学习掌握的。当时提出这个观点很有意义。
之后,围棋的地位逐渐提升。《观音子》指出:“射箭、驾车、弹琴、学棋,没有一样是可以轻易学会的。”(注6)显然,围棋已经被提升到了和射箭、开车、弹琴一样的地位。
围棋的地位提高了,下棋的一些规则也逐渐总结出来了。《尹文子》一书中写道:“在围棋这种靠智力取胜的游戏中,我掌握着进退、取与舍、攻与守、纵与收的主动权。”(注7)
在当时的历史条件下,尹文子提出主动权的问题是非常难得的。主动权在围棋实战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时至今日,始终掌握象棋的主动权,仍然是每一个围棋爱好者必须牢记的。
“优柔寡断”是我们现在常用的一个成语,形容一个人优柔寡断的状态,这个成语和Go联系在一起。这种说法最早是由《左传》中的叔公文子提出的:“下围棋,优柔寡断是打不过对方的。”(注释8)
文子大叔总结了一条下棋的重要经验,那就是仔细思考,果断下棋,犹豫者必输。“优柔寡断”这个词简洁、形象、生动、准确。它和围棋一起流传下来,并超越围棋本身成为一种通用语言。
叔公文子的观点影响深远。汉代马融的《齐威赋》、杨颖的《史燚》以及明代张传的《棋经》都论述和发展了这一观点。
春秋战国时期出现了这样一个围棋国粹理论,出现了邱毅这样一个“知国者”,在围棋发展史上具有重要意义,它标志着围棋发展到了一个新的阶段。
(注1)孟子
(注2)“新理论和专门研究”
(注3)《论语》
(注4)孟子
(注5)孟子
(注6)《观音子》
(注7)尹文子
(注八)《左传》
我在此传达
欢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