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阳节登高习俗
攀登高峰
重阳节登高的习俗由来已久。其渊源有三:一是古人对山的崇拜,二是东汉时期河南一个叫桓景的炼丹师上山避祸,三是他上山“辞官”。
爬山其实源于古人对山的崇拜。《礼记·祭法》记载:“山川谷丘,云能出,为风雨,怪谓之神。”古人对山既崇敬又崇拜,“登高祈福”的习俗早在春秋战国时期就已流行。西汉《长安志》记载了人们在九月九日游览汉都。
爬山避灾的思想始于东汉。当时河南有一个叫桓景的术士,认为这一天会有瘟疫,人们要离开家园,尽可能往高处走,才会安全。南梁吴郡《续齐之和》中记载,汝南桓景多年与费长房同游,长房曰:“九月九日,汝家必有灾。宜匆匆而去,让家人自做绛袋,捧山茱萸,缚臂,登高饮菊花酒。这个灾难是可以消除的。”俗话说,齐家爬山...但《和合续》的故事只是一本奇书,连作者本人都不把它当作史实。幻境避祸的传奇故事,对社会产生了影响。东汉以后,九月初九爬山避疫的神话就这样一年一年流传下来。
“刺青”的说法来源于自然界的节气。重阳是一个秋天的节日。节后天气渐冷,草木开始枯萎。重阳节爬山的“辞”,对应的是古人阳春三月的“郊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