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的“二十四节气”是怎么产生的?
二十四节气是中国古代专门用来指导农耕的补充历法,起源于春秋战国时期,是根据太阳的运行轨道制定的,是中国古代劳动人民智慧的结晶。
二十四节气是:
立春、雨、匍匐、春分、清明、谷雨、长夏、小满、芒种、夏至日、小暑、大暑、立秋、初暑、白露、秋分、寒露、初霜、立冬、小雪、大雪、冬季至日、小寒、大寒。
在中国古代,人们用土规测量日晷,将每年日影最长的一天定为?至日?也被称为冬季至日,哪一天的日影最短?一天有多短?,也被称为夏季至日。春秋两季昼夜相等的日子有哪些?春分?然后呢。秋分?。
商朝时人们只制定了四个节气,到了周朝就增加到了八个。直到秦汉时期,二十四节气才完全确立。
公元前104年,邓萍等人撰写的《太初历》正式定义了二十四节气,并确定了它们的天文位置。
二十四节气的名称最早出现在《淮南训》中,到汉武帝年间被编入历,没有中气的月份定为闰月的上一个月。
对于太阳在黄道上的每次运动,24个节气中的每一个都对应15。二十四节气的位置分为12节气和12节气,一一对应。二十四节气反映了太阳每年的视运动,因此它们的日期在公历中是相对固定的。
比如“春分”就是太阳经过春分的时刻,接下来就是清明节和谷雨等。因为太阳在黄道上运行到15度所用的时间略有不同,相邻节气之间有的是14.7天,有的是15.7天。
在2065 438+06 165438+10月30日中国?二十四节气?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正式列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