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故宫是如何度过寒冬的?

只有后妃和嫔妃才能使用的炭炉和手炉,在冬季故宫的宫殿里也用于取暖,被称为熏笼。吸烟笼制作精美,分为盆和笼两部分。大的吸烟笼重达数百斤,高度超过1米,或三尺或四尺。有的是青铜镀金,有的是丝珐琅,非常华丽。现在,在太和殿、中和殿、保和殿、干青宫、坤宁宫,都可以看到当时陈列的熏笼。除了大烟笼,还有一个可以随意升降的小炭炉。暖脚的脚炉和暖手的手炉更为精致细腻。当然,这种小炭炉只能供皇帝、皇后和妃子使用。手炉一般放在炕上或炕桌上,手炉上端装有吊梁,可以根据主人的意愿随时由太监或宫女移动到合适的地方。

到了清朝,手炉已经是工艺品了,轻便小巧,可以随你放入袖中。《红楼梦》里提到过,林黛玉用火炉戏弄薛宝钗。薛宝钗一劝贾宝玉不要喝冷酒,林黛玉就骂丫鬟特意送了个手炉来,指着周围说:“谁叫你送的?”如果你不去打扰她,我会冷死在哪里?"

分配的木炭数量显示了它的地位。无论是炭炉还是手炉,里面携带的木炭都是最优质的“红罗炭”。这种炭是顺天府所辖的涿州、通州、冀州、益州和宛平、大兴等县用硬木制成的。

炭化后运至Xi安城外贮藏,按大小锯好,装入涂有红土的小圆筐中,再送往宫中使用,故名“红罗坛”。在今天的西皇城根街,有一条胡同叫红螺场,因明清时这里有衙门供应红螺潭而得名。它实际上是皇家木炭的包装工厂和仓库。每年入冬前,罗红厂都会从外地的十几家木炭厂收集木炭。这种“红炭”黑色有光泽,燃烧时间长,无烟无味,灰色但不易爆,不会污染室内空气。清朝乾隆年间,宫中供炭按以下例子:皇太后120斤,皇后110斤,贵妃90斤,贵妃75斤,公主30斤,太子20斤,皇孙10斤。地位不同,辈分不同,温暖也不同。好像就算最基本的冬天不冷,嫔妃们也会争宠到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