惊蛰节气的含义、特点和习俗

1节气的含义也叫“开始蛰”,是指天气转暖,春雷开始响起,唤醒蛰伏在地下过冬的蛇、虫、鼠、蚁。“刺”的意思是躲起来。事实上,昆虫是听不到雷声的。春天回来了,大自然的节奏让各种螳螂感受到了,于是开始蠢蠢欲动。

2惊蛰节气的特点惊蛰节气的象征特点是春雷乍动,万物生机勃勃。惊蛰节气过后,南方暖湿气团开始活跃,气温迅速回升。长江中下游以南的大部分地区逐渐出现春雷,而华北西北除了个别年份,直到清明才出现雷声。由于中国幅员辽阔,气候跨度大,“惊雷”只与中国南方部分地区的自然节奏相吻合。

3惊蛰节气的习俗是祭祀白虎。根据民间传说,白虎是舌头和是非之神。每年,它都会在可怕的季节出来觅食,咬人。如果是冒犯,这一年间经常会遇到小人,造成各种麻烦。大家为了自保,在惊魂之日祭出白虎,也就是用纸画的白虎,这样就不会再伤人说人是非了。

打小人在民间有打小人除晦气的习俗,令万物发芽,天下震动。打小人的目的是为了赶走身边小人的厄运,通过拍代表正义之人的纸娃娃来发泄内心的不满。这正是“打小人”的习俗。

4震惊的时候吃什么传统食物?民间有“惊吃梨”的习俗,意为与害虫告别。此外,节气后气温升高,人们往往因外感而口渴咳嗽,而梨性寒味甘,具有润肺止咳、滋阴清热的功效。这个时候吃梨对身体非常滋补。

陕西部分地区吃豆角,要吃炒豆角。人们把大豆泡在盐水里,放在锅里翻炒。炒好的豆子噼啪作响,象征着在锅里加热折磨时昆虫跳跃的声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