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有多少个节日?
(一)寒食节的由来
寒食节一般设在冬季至日后的第105天,所以也叫“百五十节”或“百五十节”。它的重要习俗是禁火和寒食,所以也被称为禁烟节和寒食节。寒食节是一个内涵丰富的节日。主要习俗有禁火、寒食(寒食有很多种,如粥等。),祭祖,斗鸡,蹴鞠,荡秋千。除了禁火、禁冷食,其他习俗大多融入文化变迁。
寒食节青年团,图片来自网络。
儿童蹴鞠,图片来自网络。
寒食节是古代的主要节日之一。《年广志》说“冬、义、寒食三大节”,其形成可追溯到周朝。据史料记载,寒食节最早的起源应该与周朝祭祀火星的仪式有关。目前,关于寒食节的起源,在历史学家和民俗学家的研究中,主要有三种学说:周代禁火说、上古变火说和纪念介子说。前两种说法主要是历史学家基于史料研究提出的,后者主要是民俗学学者基于民间感性理解的。
关于禁火之说,最早的文献记载是从周朝开始的,李周司轩的书里记载:“仲春,与木铎中学禁火。”这一观点多为后世研究者所认同,但对于周代禁火为何要建在仲春,却各有见解,其中占主导地位的观点是星辰崇拜。从唐宋以后的相关资料来看,证明了二十八星宿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中发挥着巨大的作用,甚至把二十八星宿中的每一个夜晚都奉为神灵,主要是因为每一颗星星的出现和消失的规律对农作物的收成具有决定性的意义,从而成为大众关注的焦点。唐代李习安在《后汉书·周举传》注中说:“太原某县旧俗,禁介子烧骨”:“龙兴也在木之位,春来可窥东。心是大火,我怕火,所以禁止。”。也就是说,寒食节禁火论中的“火”字,原本是天文学中的大火星,禁火是人们基于对星辰的崇拜而举行的祭拜大火星的仪式之一。
大火星-心宿二,图片来自网络。
对于变火说,有人认为是禁火的仪式之一,也有人认为是拜火的单独仪式。没有相关文献证明两者的关系。禁寒禁火与古代改火习俗有关的理论,在很多文献中都有所追溯。相传上古时,燧人氏看到一只大鸟在啄食木头生火,知道木头里藏着火,于是创造了钻木取火的方法。在《史记·仲尼弟子传》中,宰予说“钻木取火,为时已晚”,马融注意到“周树岳翎”之火较多,春天有榆柳之火,夏天有枣杏之火,夏天有桑葚、柘之火,秋冬有橡木、檀香之火,一年之内。不同季节换新火的目的主要是预防疾病。《北史·王会龙传》所附《传》中记载:“(王)绍古有转火之意,今已废,故请改上表之火:”我愿为周官作例:‘四时改火以救疾’。如果没有很多明火,这种疾病一定会蔓延。圣人修行是徒劳的吗?“可见古代禁火制度确实存在。
关于寒食习俗的成因,与改火说有关的有两种学说:“祭丧”和“斋戒仪式”前者,如邱锡圭先生认为:“烧介子推的原型应该是在火改中作为谷神代表被烧死的人的祭祀”,所以“寒食很可能不仅仅是由于停火而产生的消极结果,而应该具有悼念在火改中代表神而死去的牺牲者的意义”。后者如杨琳先生,认为寒食节也是一种“斋戒仪式”,因为在改火习俗中有寒食习俗。这个仪式包含两层含义:一方面,彻底熄灭旧火可以避免死灰复燃或迎接新火,这也可以避免造成伤害;另一方面,这种斋戒是为了表示迎接新火神时的庄重和尊重,以此来赢得新火神的好感,起到祈福的作用。但中国的斋戒没有寒食的文化传统,认为寒食节也是一种“斋戒仪式”的观点存在一些瑕疵。
介子理论是寒食节最受欢迎和接受的传说。介子推说寒食节是为了纪念春秋时期晋国被火烧死的忠臣介子推,这一说法在民间得到广泛支持,虽然在史料上值得怀疑,并被认为是解释寒食节起源的民间旁证。《曹勤》说:“和解子穗都死了,子穗为了表示对文公的尊重,把国家恢复给文公,就砍掉了他的股份。子穗一个人没有收入,子穗写了《龙蛇之歌》,自己躲了起来。文公自讨苦吃,不肯出来。他被烧在木头周围,子穗紧紧抓住木头死了。文公哀之,使五月五日不能生火。其中紫穗指的是介之推,描写的主要情节基本一致:介之推逃亡时忠于重耳,对饥寒交迫的重耳也是义无反顾;重耳称王后,介之推汗马功劳苦不堪言,于是(和母亲)隐居深山;晋文公突然后悔了,想烧了这座山,逼着介之推主动出山,但介之推死死抱住木头不放。
介子推和他的母亲死抱住木头。图片来自网络。
汉代最早提出这一理论的桓谭在《新论》的《离物》中指出,“太原郡民虽有急病,但在隆冬无火之初五不敢犯罪”,《玉烛集》引用叶中基的话说“是兵之俗,以入冬后一百五十日为中介,推火寒食。曹操在《禁火令》中也写了类似的记述,“听说太原、上党、西河、雁门等地,在冬季至日后,都被禁火禁冷食一百五十天,云被介子所推。“这种观点在南北朝以前流传很广,后来有学者提出异议。南朝宗卓在《荆楚纪年》中明确指出,根据《左传》和史书记载,根本不存在烧介子推的事。并且在《庄子·盗足》中记载:“介子推以忠,割己股以食文公。文公背的儿子一怒之下,抱住木头烧死了。”刘向的《新序解释》还载有:“...(介子推)不出来烧死。”等史料,并没有说介子推与寒食节有直接关系。然而,尽管历史学家对此有所怀疑,但并不妨碍这一观点得到民间的广泛认同,这也是“世俗化、民间化”的文化保护理念所倡导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