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酷暑是哪一天?
“酷暑”就是热,大暑就是极热。暑热相对温和炎热,是一年中最晴朗最炎热的节气,“湿热蒸”在此时达到顶峰。大夏的气候特征:高温酷热,雷暴和台风频繁。
酷暑民俗中的送瘟神习俗。
三伏天和夏天,骄阳似火,也是瘟疫疾病的爆发期。过去,人们常常在河上的船上举行祈祷,把船划到很远的地方,以示赶走了瘟疫,所有的疾病都消失了。
六月初一,河南、胶东(如烟台)有“过小年”的习俗,因为此时小麦等作物已经收割完毕,新种下的农户也因为温湿度的上升而疯长。立秋是在酷暑后15天,接近秋收季节。农民有一种期盼丰收、祝愿丰收的好心情。因此,与丰收相关的祭祀活动在这一时期盛行。
送一艘“夏船”
送“夏船”是浙江沿海地区,尤其是台州许多渔村的传统民俗。它的意义是把“五圣”送出大海,保护人民免受酷暑。送“夏船”时,还配有丰富多彩的民间艺术表演。
夏季饮食中煎青草豆腐的习俗
随着夏季节气的到来,浙江温州人有了煎草豆腐的习俗。草豆腐是指将曹宪、甘草、夏枯草、菊花、金银花等中草药煎制而成的豆腐形状,放凉后食用,起到清凉解毒、生津止渴的作用。过去,许多家庭可以自己做饭。
银福茶
夫差,顾名思义,就是人们在三伏天喝的茶。农历六月初至八月底通常供应免费茶。这种由金银花、夏枯草、甘草等十余种中草药熬制而成的茶,具有清凉解暑的作用。古代很多农村有个习俗,就是村民会在村口的亭子里放些茶叶,免费送给路人。
喝夏天的羊
“夏喝羊”就是夏天喝羊肉汤,这是鲁中南革命老区沂蒙山区和鲁西南地区流行的一种避暑习俗。其中以山东单县羊肉汤最为著名。夏季的羊肉汤味道鲜美,营养丰富,具有健脾益气、温肾壮阳的良好功效,成为人们餐桌上营养美味的滋补佳品。
吃面条
夏季来临,临沂有“喝夏羊”(即喝羊肉汤)或在夏季吃面条的传统习俗。这一天,每一个嫁出去的女儿和嫁出去的儿子都会回父母家,杀一只羊,煮一锅凉面。全家人会欢欢喜喜地喝羊肉汤、吃面条,过一个炎热的夏天。
晒姜
符江起源于中国山西、河南等地。在三伏天,人们会将生姜切片或榨汁,与红糖混合,放在容器中,用纱布覆盖,在阳光下晒干。经充分勾兑后,对胃寒、感冒、咳嗽有奇效,有温补保健作用。
吃鸡肉
湘中湘北有一种“夏吃雏鸡”的进补方法。肉鸡是指不会啼叫,三个月内体重1~1.5公斤,未配种的小公鸡。
与老鸡相比,它们的汤没有那么油腻,蛋白质也更容易被人吸收。据说它体内的生长激素对成长中的孩子有很好的滋补作用。
吃荔枝
夏天酷暑,按照莆田习俗,家家户户都要吃荔枝,称为“过暑”。据民间传说,夏天吃荔枝和吃人参一样营养丰富。荔枝含有葡萄糖和多种维生素,营养丰富,吃新鲜荔枝可以滋补身体。先把新鲜的荔枝泡在冰冷的井水里,夏天一到就拿出来品尝。这时候吃荔枝是最惬意最滋补的。
吃米粒
福建莆田人在夏天仍有吃米粒的习俗。米粒是通过将大米与白米酒曲混合,让其发酵并完全成熟而成的;大暑之日,据说切成块,加点红糖做菜,可以“大大补充元气”。
吃菠萝
在中国台湾省,有吃菠萝的习俗。菠萝在闽南语中的发音与“旺来”相同,所以用来祈求平安、吉祥、生意兴隆。
吃“半年一轮”
此外,由于农历六月十五日是全年的一半,所以人们讲究“半年”,全家人在这一天拜完神后会过一个“半年圆”。半年一轮是用糯米磨成粉再用红面搓成的。一家人品尝甜食,象征着团圆和甜蜜。
吃“曹宪”
广东很多地方在夏天都有“吃仙草”的习俗。民间有句话叫“六月吃曹宪,犹如神仙过日子,永远不老”,曹宪凉粉、曹宪也是厦门人常见的消暑产品。
夏日休闲赏荷花的习俗
酷暑所在的六月,又叫“莲月”。相传6月24日是荷花的生日,所以民间有赏荷的习俗。江苏的常熟、通州、吴县等地都是有名的观莲、纳凉的地方,游船也很多。景色相当壮观。
斗蟋蟀
酷暑是农村田间蟋蟀最多的季节。在中国的一些地区,人们有在业余时间打蟋蟀的习俗。
夏季月球巡航
酷暑时节,古人绝不是一个人呆在家里做“宅男”“宅女”。相反,他们把这个酷暑当成了假期。“夏日赏月游”是当时的民俗之一。在旧社会,每年六月,学者和妇女聚集在一起。
海边太热了
深圳人在海边度过炎热的夏日。夏天防晒很重要,不仅是爱美又怕晒黑的女性,长时间暴露在阳光下的男性,尤其是去海边或者水上乐园,更是需要使用防晒霜,时不时涂上防晒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