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维引导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运用
思维导图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运用策略
(一)在阅读教学中的应用。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首先要让学生明白课文主要讲的是什么,这就需要在课堂上绘制思维导图,从整体上把握课文的主旨、训练要点和结构安排。比如宋代朱的《春日》一诗,表面上描写的是春日美景,实际上是一首哲理诗,表达了诗人在乱世中追求圣人之道的美好愿望。教师可以在教学中运用思维导图,让学生先把课文读好,然后问学生“你在哪里感受到春天的美好?请用一个词来概括这种美”,请不同的同学分别回答。有的同学回答蓝天,有的同学回答花朵,有的同学回答万物,有的同学回答河流。然后老师可以总结一下为什么风景好,主要是东风吹。然后你可以就春日的内涵提问,并向学生介绍诗人实际上赞美的春风的内涵。此时,老师就可以画思维导图了。通过思维导图的绘制,学生深刻感受到了这首诗的内涵和诗人所表达的情感,同时独立思考能力得到了充分的调动和发挥。此外,思维导图在阅读教学中的应用可以显著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和效率。
(2)在作文教学中的应用。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很多学生觉得作文最难。如何让学生不再害怕作文?怎样才能让他们把自己的想法和独特的感受倾注到笔里,或者拿其他工具去表达?如何实现语文课程“在形象逻辑中发展思维,在表达实践中发展创造性思维”的目标?思维导图对写作教学也有很大的作用。在作文构思阶段,让学生运用思维导图整理相关材料。首先将作文的题目或主题放在纸的中央,配以合适的图形,然后进行联想,思考与中心图形相关的内容和材料,调整思考结果,最终形成作文的思维导图。在设计作文时,几个学生也可以组成学习小组,每个人画一张作文的思维导图,更有利于激发学生的思维广度和写作热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