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传统节气介绍

节气是中华先民经过几千年实践创造的珍贵科学遗产,是反映天气、气候和物候变化,掌握农时的工具。

早在春秋战国时期,中国就已经可以用土规(在飞机上竖起一根杆子)测量正午太阳阴影的长度,从而确定四个节气:冬季至日、夏季至日、春分和秋分。一年中,中午土归阴影最短的一天是夏季的至日,最长的一天是冬季的至日,长度适中的阴影是春分或秋分。春秋时期的《尚书》记载了节气。西汉刘安所著《淮南子》中对二十四节气有完整的记载。中国古代用农历记录时间,用阳历划分春夏秋冬二十四节气。我们的祖先把五天称为1,三天为一,称为节气,全年分为24个节气中的72天。

随着不断的观察、分析和总结,节气的划分也逐渐丰富和科学。到2000多年前的秦汉时期,已经形成了完整的二十四节气概念。

在古代,一年分为十二个月,每个月有两个节气。前者是节气,后者是中气。例如,立春是第一个月的节日,下雨是在第一个月。后人把节气和中气称为节气。

二十四节气的名称分别是:立春、雨、蛰、春分、清明、谷雨、长夏、小满、芒种、夏至日、小暑、立秋、初暑、白露、秋分、寒露、初霜、立冬、小雪、大雪、冬至日、小寒、严寒。

二十四节气是根据太阳在黄道上的位置(即地球绕太阳运行的轨道)来划分的。视太阳从春分开始(经度零点,此时此刻太阳垂直照射在赤道上),每前进15度为一个节气;经过一周的操作,我回到了春分,春分是一个回归年,是360度,所以分为24个节气。节气的日期在阳历中是相对固定的。例如,阳历的立春总是在2月3日和5日之间。然而,在农历中,节气的日期并不容易确定。以立春为例。可以是前一年农历的初一,65438+2月15,最迟正月,15。

从二十四节气的命名可以看出,节气的划分充分考虑了季节、气候、物候等自然现象的变化。其中用立春、长夏、立秋、立冬、春分、秋分、夏季至日、冬季至日来反映季节,将一年分为春、夏、秋、冬四季。春分、秋分、夏季至日和冬季至日是从天文角度划分的,反映了太阳高度变化的转折点。立春、长夏、立秋和立冬反映了四季的开始。由于我国幅员辽阔,具有非常明显的季风和大陆性气候,各地天气气候差异很大,所以不同地区的四季也有很大差异。

小暑、大暑、小寒、大寒五个节气反映了气温的变化,用来表示一年中不同时期的冷热程度;雨、谷雨、小雪、大雪四个节气反映降水现象,表示降雨和降雪的时间和强度;白露、寒露、初霜这三个节气,表面上反映的是水汽凝结、凝结的现象,实质上反映的是气温逐渐下降的过程和程度:当气温下降到一定程度时,水汽凝结;气温持续下降,不仅增加了凝结,而且越来越冷;当温度降到零摄氏度以下时,水蒸气凝结成霜。

小满和芒籽反映相关作物的成熟和收获;惊吓和清明反映的是自然物候现象,尤其是蛰刺,预示着春天随着天空早雷和地下蛰虫的恢复而回归。

24节气和阳历日期对比列表如下:

节气

日期

节气

日期

节气

日期

小寒

65438+十月

第五还是第六

夏初

五月

第六还是第七

白露

九月

第八还是第九

大寒

20号或者21。

小满

21或22天

秋分

23号或24号。

立春

二月

第四还是第五

芒种

六月

第六还是第七

寒露

10月

第八还是第九

雨水

19或20天

夏日至日

21或22天

霜降

23号或24号。

惊蛰

三月

第六还是第七

小暑

七月

第七或第八

立冬

11月

第七或第八

春分

21或22天

大暑

23号或24号。

小雪

22号还是23号

清明节

四月

第五还是第六

立秋

八月

第八还是第九

大雪

65438+二月

第七或第八

谷雨

20号或者21。

热度结束

23号或24号。

冬季至日

23号或24号。

二十四节气介绍(1)

立春

自秦朝以来,立春一直是中国春天的开始。立春是从天文学上划分的,但在自然界和人们的心目中,春天是温暖的,花儿是芬芳的。春天是生长,是耕耘,是播种。在气候学上,春季是指平均气温在10℃至22℃的时期。说到立春,人们明显感觉到白天变长了,太阳变暖了。气温、日照、降雨量往往处于一年的转折点,往往会上升或增加。早春作物生长加快,油菜抽薹和小麦拔节耗水量增加。要及时灌水追肥,促进生长。农业谚语提醒人们:“当春天开始下雨时,早起晚睡。”大春也开始为耕种做准备。虽然“春”已立,但盆地大部分地区仍会出现霜冻,再过几年,就会出现“雪来不及春,故飞穿树”的景象。在安排农业生产时,应该考虑到这些气候特征。春天人们经常寻找的信息在哪里?柳条上伸出的嫩芽“比黄金还软,比丝绸还软”;土壤中那颗渴望的小草,等待着“它们在春风中又长高了”;为了赢得新的丰收,在田间辛勤劳作的人们正在用双手创造真正的春天。

雨水

雨节气的意思是,开始下雨,雨量逐渐增大。在二十四节气的发源地黄河流域,下雨前天气寒冷,却下着雪,下着令人不快的雨。雨后气温一般能回升到0℃以上,雪少雨多。然而,在四川盆地温暖的气候中,即使在隆冬时节,降雨也并不少见。在此期间,我省流域平均气候温度大多在10℃以上,桃李含苞待放,樱桃竞相开放,确实是气候性的春天。除了几年,霜期也告一段落。嫁接果树种树正当其时。干旱的冬季过后,流域一年四季春旱多,尤其是盆地西部。农业上要注意保墒和适时灌溉,以满足小麦拔节孕穗期和油菜抽薹开花关键期的水分供应。川西高原山区仍处于旱季,气温低,风速大,容易发生森林火灾。此外,寒潮的入侵会造成强降温和暴风雪,对老弱幼畜危害极大。这些都要特别注意预防。时光飞逝,季节提醒着人们。“一年之计在于春”。小春的管理和大春的筹备工作要抓紧进行,争取今年比往年好。

惊蛰

反映自然物候现象的苏醒,是指春雷的突然移动,唤醒了蛰伏在土壤中冬眠的动物。此时气温迅速回升,长江流域大部分地区逐渐出现春雷。在我省盆地东部和凉山州南部,在常年的雨声和惊涛骇浪中也能听到春雷的第一声;盆地西北部除个别年份外,一般要到清明才打雷,是我省雷雨开始最晚的地区。到震时,中国大部分地区进入春耕忙季。真的:季节不等人,每一刻值千金。

春分

春分是反映四季变化的节气之一。在中国古代,立春、长夏、立秋和立冬被用来表示四季的开始。春分、夏季至日、秋分和冬季至日在每个季节的中间。春分这一天,太阳直射赤道,地球各地昼夜时间相等。因此,古代的春分、秋分又称为“昼夜分”,民间有“春分、秋分昼夜平分”的谚语。春分过后,我国大部分地区越冬作物进入春季生长阶段。华中地区有句农业谚语“春分麦起,时时刻刻值千金”。

清明节

清明是代表物候的节气,意思是天气晴朗,草木茂盛。清明节有登高、寒食、扫墓等民俗。俗话说“清明断雪,谷雨断霜。”天气晴朗时,盆地气候温暖,春意浓浓。但清明节前后,冷空气仍不时入侵,甚至使日平均气温连续三天以上低于12℃,造成中稻烂秧、早稻死秧。因此,水稻播种移栽时要避免暖尾冷头。

谷雨

俗话说“雨生百谷”。有了充足及时的降雨,谷类作物可以茁壮成长。谷雨节气有这么个意思。它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六个节气,也是春季的最后一个节气。俗话说“清明雪歇,谷雨霜歇”,全国大部分地区平均气温在12度以上。谷雨过后,气温回升较快,从那天开始,降雨量开始增加。充沛的降雨使新栽的秧苗和新作物得到了灌溉和滋润,谷物长势良好。池塘里的浮萍开始繁殖,桑树也长出了新的绿叶,这是养蚕家庭开始忙碌的时候。这时,春茶也在这个时候左右开始收获。在江南,从丘陵到高山,汗流浃背的茶农忙着采茶,茶农忙着在家泡茶,清香的茶香弥漫了山野的乡村。谷雨过后,农业生产进入了忙碌期。所以秋收后抓住时机,精耕细作,注意天气变化,争抢种子和植株,不错过农时,是非常重要的。

夏初

顾名思义,长夏是指夏天的开始。但是各地气温不同,入夏时间其实也不一致。根据气候学,五日平均气温高于22℃为夏季的标准。农历五月六日是长夏。此时“窦指东南,魏为长夏,万物自此长大,故名长夏。”这时,太阳的经度是45度。天文学上,长夏说,告别春天,是一个夏日的开始。在气温明显升高、酷暑来临、雷暴增多、农作物进入旺季的时候,人们习惯把长夏作为一个重要的节气。漫长的夏季过后,正是大面积种植早稻的关键时期,而这一时期雨水的到来和雨量的多少与未来的收成密切相关。农谚说得好:“长夏不下,犁头高挂。”“长夏无雨,头无米。”还有一种民间习俗,称体重怕暑热。据说这一天称体重后,不怕暑热,不会减肥,否则会被疾病困扰。江西还有长夏喝茶的习俗,说不喝长夏茶,一夏都苦。早在古代,国王们经常在夏初一天出城迎夏,迎夏之日就是立夏。

二十四节气介绍(2)

小满

24个节气中,大部分都可以通过名字来定义,但小满有些莫名其妙。本来小满的意思是小麦等夏季作物奶水充盈,种子饱满。四川盆地的农业谚语赋予了小满新的含义:“小满不满意,他想一想”;"小满腹不满,不管芒果了."用“满”这个词来形容雨水的多与少,并指出,如果满的时候田里没有足够的水,田埂就有可能裂开,种下的时候连水稻都种不了。因为“长夏小满插秧”,“秧苗冲小满谷秋”,小满是适合水稻种植的季节。流域夏旱严重与否,与水稻种植面积有直接关系。种植早晚与水稻的产量息息相关。盆地的中西部地区,冬春季节经常干旱,暴雨来得晚。在某些年份,暴雨直到六月才降临,甚至迟至七月。再加上小全节气常年降雨量不多,平均只有40毫米左右,自然降雨量无法满足种植苗木的用水需求,使得缺水的盆地中部夏季干旱更加严重。俗话说“蓄水如储粮”,“保水如储粮”。为了抵御干旱,除了改进栽培措施,加快造林速度外,尤其需要注意第一年的蓄水保墒工作。但也要注意可能出现的持续阴雨天气,影响春播作物的收获和晾晒。在川西高原山区,此时,许多农作物已经进入雨季,庄稼长势旺盛,欣欣向荣。

芒种

芒籽是小麦等有芒作物成熟的象征,是反映农业物候的节气。到了天幕的时候,四川盆地的麦收季节已经过去,中稻和红薯的移栽也接近尾声。大部分地区中稻已进入返青阶段,秧苗翠绿,生机勃勃。“东风染三千顷,断苍鹭来来去去不停”的诗句,生动地描绘了此时田野的美景。天幕时节,盆中未移栽的中稻要快栽;如果再次推迟,水稻的营养生长期会因气温升高而缩短,生长期易受干旱和病虫害影响,产量必然较低。薇菜最迟应在夏季至日前移栽;如果播种过晚,不仅旱情影响加重,到了秋来气温也会下降,不利于马铃薯片的膨大,产量也会明显降低。这就是农业谚语“忙着种”的道理。

夏日至日

夏季的至日,阳光直射北回归线,这是北半球一年中白昼最长的一天。四川各地从日出到日落大约需要十四个小时。尽管夏季的至日白天最长,太阳高度最高,但它并不是一年中最热的时候。因为此时近地表层的热量还在积累,并没有达到最大。夏季至日过后,由于农作物长势旺盛,杂草、病虫害快速生长蔓延,高原牧区草、肥、畜繁盛的黄金季节,我省流域农业生产进入田间管理期。此时,盆地西部降雨量明显增加,逐渐改变了入春以来盆地降雨由东部多向东部少的分布态势。如果出现夏旱,一般预计此时解除。近30年来,6月下旬盆地西部大规模洪水次数虽少,但程度严重。因此,要特别注意做好防洪准备。夏季至日节气是盆地东部年降雨量最大的节气,未来常受副热带高压控制,造成夏旱。为了增强抗旱能力,赢得农业丰收,在这些地区抓取和储存预先休眠的雨水是一项重要措施。夏季至日过后,地面受热强烈,空气对流强烈,午后到傍晚往往容易形成雷暴。这种热雷雨忽来忽去,降雨范围小。人们称之为“夏雨分田”。在四川,唐代诗人刘禹锡巧妙地利用这种天气写下了著名的诗句“东升西下,路有晴而晴”。

小暑

树木成荫,夏日炎炎。四川盆地小夏平均气温26℃左右,已经是盛夏,相当炎热,但还没到最热的时候。全年7月中旬,在盆地东南部低海拔河谷地区,可出现日平均气温高于30℃,日最高气温高于35℃的集中期,对杂交水稻抽穗开花不利。除了提前在布局中充分考虑这一因素外,对于已经种下的也要采取相应的补救措施。在川西高原北部,此时仍能看到霜雪,相当于盆地初春的景象。小夏前后,盆地西部进入暴雨最多的季节,7、8月暴雨日数可占全年的75%以上,一般为3天左右。在地势起伏较大的地方,经常会发生山洪,甚至引发泥石流。但在盆地东部,由于经常受副热带高压控制,天气晴热,在经历了微暑之后,开始进入伏旱期。我省这一盆地东干西涝的气候特点,与农业的丰缺有很大关系。我们必须尽早采取抗旱防洪措施,把危害减少到最低限度。酷暑前后,我省各地进入雷雨最多的季节。雷雨是一种灾害性天气现象,常伴有大风、暴雨,有时还有冰雹,容易造成灾害,必须预防。

大暑

夏天热意味着热。说明是一年中最热的节气。一般来说,大夏节气是盆地一年中日照最多、气温最高的时期,是盆地西部降雨量最丰富、雷暴最常见、30℃以上高温日数最集中的时期,是盆地东部35℃以上高温最频繁的时期。大夏前后的高温是正常气候的标志,因为在大春,较高的温度有利于作物的开花和灌浆。但温度过高,会抑制作物生长,水稻结实率明显下降。盆地西部被淹没后,光、热、水处于一年的高峰期,相互促进,形成大春农作物生长的良好气候条件,但要注意防洪排涝。在盆地东部,高温长日照往往伴随着少雨,这不仅会限制光热优势的发挥,还会加剧大春夏旱对农作物的不利影响。为了抵御夏旱,既要重视前期蓄水,又要根据盆地东部的气候特点,以“早”为基础,完善作物栽培措施,做到趋利避害。闷热的夏天,正是茉莉花和荷花盛开的季节。茉莉花越香越香,给人一种干净清香的享受。高贵的莲花,不畏骄阳骤雨,晨开暮聚。诗人赞之为“阳光下映荷花别样色”,生机勃勃的盛夏正孕育着丰收。

二十四节气介绍(三)

立秋

“立秋之日天气凉爽”显然将立秋与凉爽的天气联系在一起。可见,立秋是凉爽的秋天的开始。由于纬度和海拔不同,实际上不可能在立秋的时候同时进入秋季。按照五天平均气温在10℃到22℃之间的气候学标准,在中国,除了那些北纬高海拔的地方,立秋还是在炎热的夏季,甚至在东北大部分地区,也看不到凉风习习、黄叶飘飘的秋景。对于地处中亚热带的四川盆地来说,一年四季的8月份,酷暑依然较重。气候资料统计显示,盆地要到9月中下旬才能入秋。在一年四季都是冬天或者冬长无夏,春秋相连的高原山区,是不可能说秋天什么时候开始的。

热度结束

夏季是反映气温变化的节气。“楚”是藏而终的意思,“初夏”是炎热的夏日过去了。《月令十二集》上说:“七月中旬,此地将止,暑气止于此。”此时三伏天气已过或即将结束,故称“暑止于此”全国各地也有谚语,说明暑气渐消。然而,秋天的天气并不真正凉爽。此时,阳光明媚的午后,热度不亚于盛夏,正应了“秋老虎毒如猛虎”的说法。这也提醒了人们,秋天还是会有炎热的天气,也算是夏天的一种回归吧。《贾青录》的作者顾铁青在描述酷暑时说:“酷暑过后,天气依然阴沉沉的,大概需要18天才能降温;俗话说,十八盆暑意即十八天浴。“这意味着大约十八天的出汗。此时太阳的经度为150度,历书记载:“斗指盛夏之暑,盛夏之暑必退,蹲伏而潜,故名。"

从农业的角度来看,也有“夏谷黄”“各场稻忙”的秋收景象。另外,入夏后,连绵的秋雨经常光顾我们,农民要特别注意天气预报,抓住每一个晴天,不失时机地做好秋收工作。

白露

露水是地面或近地物体上的水汽因温度降低而凝结成的水滴。所以千禧年其实预示着天气转冷了。阳历九月七日至九日是千禧年。千禧年是典型的秋季节气。从这一天开始,露珠变得越来越端庄,越来越出名。按农历“斗指露,阴愈来愈重,故称露。”此时太阳的经度是165度。由于天气寒冷,每天晚上空气中的水汽常常凝结成树上和花上的白露,鸟类开始准备过冬。《礼记·月令》记载了这个节气的情景:“盲风来,大雁来,玄鸟归,百鸟扬羞。”也就是说,这个节气正好是大雁南飞避寒,鸟儿开始储备干果粮食过冬的时候。可见,千禧年其实是天气寒冷的象征。

两者都是千年节气,在我国不同地区,它们的风光也不一样。北方水汽凝结,南方部分地区依然繁花似锦。曾有“千年一过,桂花香”之说。还有一种说法是千年节气避风雨,如“千年日东北风,十铃(棉桃)九脓;西北风天,十响九空”等等。从这句谚语中,不难看出农民朋友对节气的重视。

秋分

秋分是代表季节变化的节气。秋分当天,太阳位于经度180度,阳光几乎直射赤道,昼夜几乎相等。“斗指秋分,南北半球昼夜平分,为半秋,故名。”太阳经度为180度,阳历为每年9月22日至24日。根据旧历,秋分恰好是秋季九十天的中点。就像春分一样,太阳几乎直射赤道,昼夜长短又相等了。可以说,秋分是一个非常特殊的日子。从这一天开始,阳光直射的位置继续从赤道向南半球移动,北半球开始昼短夜长。《春秋》中记载:“秋分半阴半阳,故昼夜寒暑。”在天文学中,秋分被认为是夏末秋初。确切地说,北半球的秋天始于秋分。此时,我国大部分地区已进入凉爽的秋季,来自南方的冷空气与逐渐衰减的暖湿空气相遇,导致一次次降水,气温也一次次下降。就像人们常说的,到了“一场秋雨一场寒”的时候了,但是秋分之后的日降水量不会很大。此时,南方和北方的田间耕作是不同的。在中国北方,有一句农业谚语说:“白露早,寒露晚,秋分种麦正是时候。”谚语明确规定了这个地区冬小麦播种的时间;而“白云秋分来,好歌声好稻种遍地”则反映了江南地区的稻作种植时间。此外,劳动人民对秋分节气的禁忌也归纳为谚语,如“秋分只怕闪电,多米多贵?”

寒露

在古代,露水被认为是天气转冷的标志。中秋白露的节气是“露凝而白”,到了季节和秋季天冷了,已经是“露气寒,会凝结”成霜了。春雨惊春明谷天,夏忙暑连。秋露,秋寒霜,冬雪小,冬寒。这是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经过不断实践总结出来的二十四节气。刚开始,他们只是注意到同一时间不同气候下太阳的位置不同,就在地上架起一根竹竿,观察竹竿影子长度的变化。中午竹竿影子最短的一天是夏季的至日,而竹竿影子最长的一天是冬季的至日。渐渐地,他们发现春秋两季的一天等于昼夜长短,于是定为春分秋分,太长了,不符合生产。其他节气也相继制定。秦朝制定了立春、雨水、长夏、小暑、立秋、初暑、白露、初霜。到了汉代,二十四节气全部确定,和我们现在的二十四节气一模一样。

霜降

初霜的节气是指天气渐冷,霜降开始。在南纬四川盆地,平均气温在65438±06℃左右,初霜冻日之前有三个节气。在盆地的南部山谷,只有在隆冬才能看到霜冻。当然,即使在同一纬度,由于海拔和地形的不同,接近地层的空气的温度和湿度也不同,初霜期和霜日也不同。从科学的角度来说,“露水成霜”的说法是不准确的。露珠冻结形成的冻露是坚硬的小冰珠。霜冻是指气温骤降引起的作物冻害现象,其危害温度因作物、品种、生长期而异。要形成霜,地面或地面物体的温度必须降到0℃以下,地面内空气中的水汽含量要达到一定水平。所以,霜降不一定有霜,霜降也不一定有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