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对的社会评价
——唐·宋博对他的诗的印象
●刘春
我相信许多了解80年代末90年代初中国诗坛状况的读者对唐·宋博都很熟悉。那一年,中国涌现出一大批校园诗人和作家。这些人以笔为旗,在学校间相互呼应,在各种刊物上胡作非为。然而,随着这些诗人年龄的增长,校园诗歌这条曾经汹涌澎湃的河流已经失去了昔日的躁动,所以经历过的人往往会怀念当年意气风发的“军旅生涯”。一位我尊敬的校园文学组织者,近两年从南到北奔波,希望写一部校园文学史。然而,人们从他列举的大量名单中可以看到,曾经叱咤风云的少年,有一部分已经“老态龙钟”,与文学无关。虽然有些人仍然坚持写作,但他们已经失去了骄傲和精神,成为“当代方仲永”。只有少数人,如朱红、邱华栋、周瑟瑟、等。,不仅继续写,而且比以前更加冷静和沉重。唐不属于他们中的任何一个,而在他们之间,他开辟了自己的道路。90年代初后忙于政务,淡出文坛十年。好在他的内心从未脱离过诗歌,还在思考和坚持。正如他在诗集《爱》(作家出版社2007年2月出版)的后记中所说,“我很庆幸在呼唤文化回归的今天,在纷繁复杂的生活中,我还能坚守我耕耘的家园。诗歌是我洒脱、快乐、痛苦的理由,也是我寻求生存、休憩灵魂的理由。因为诗歌让我从极其浮华的现象中看到了人类美好的、富有创造力和想象力的本质。”
长期的思考形成了唐近年来“东山再起”的强大动力和爆发力。近年来,他创作了大量诗歌,这些诗歌经常出现在国内著名出版物和选集的版面上。2008年《青春文学》第一期一次性刊登了他的24首诗。在我的印象中,《青春文学》还没有如此隆重地发表过一个诗人的新作。2008年十月杂志第三期,他还发表了他的大型组诗《锦绣中华》,这是诗人的作品第一次在十月发表。虽然发表数量不是证明一个诗人是否杰出的必要条件,但是著名出版物的高认可度可以做一些旁证。更何况他还在歌词创作领域异军突起。先后入选中国年度最佳歌词、中国年度最佳歌曲、艺术院校音乐教材,出版专辑,荣获共青团中央第九届“五个一工程奖”。
余生迟暮。当、唐、等人驰骋文坛的时候,我还在上初中。看到一波又一波的文艺少年变成文艺青年,然后不考就进了高校,心里的羡慕真是无以言表。当我成为一名文学少年时,我也将学会经营一个文学社团,接触来自世界各地的青年作家,并以报纸或期刊的形式编辑和印刷内部出版物。当我成长为文艺青年的时候,唐已经大学毕业,校园文艺风潮即将结束。靠写作直接进入大学的路从一条康庄大道变成了一条羊肠小道,而且越来越难。至于靠版税生活,对于我这样的人来说,更像是一个传奇。文学社办了好几年了,也没什么起色。几个负责人成了甩手掌柜,把“重任”留给了下一批跃跃欲试的弟弟妹妹们。
大概是1997。因为一本和文学关系不大的书,我和唐取得了联系。当时他在中央某报广西记者站工作,我在《桂林晚报》编副刊。他想编辑一本报告文学的书,委托一个朋友在桂林找一个作家,负责桂林地区的采写工作,这个朋友就代委托了我。我从来不喜欢报告文学,尤其是赞美报告文学,但唐提供的报酬让我不假思索地接下了这个任务。书出版后,2000元稿费为我和其他几个贫困的文学朋友解决了很多实际困难。有一段时间,甚至有几个人一边喝酒一边感叹唐很有意思。两人熟悉之后我才知道他的行为风格由来已久。早在中学和大学的时候,他就经常用稿费给朋友加菜。有趣的是,十年后,在2007年,
我第一次见到、、周瑟瑟、、吴等校园文坛的重要人物,都是唐推荐的。
但十年前,我并不知道这个唐就是人。1998 1月,名为《一寸草中的春天》的报告文学作品集出版,唐出差途经桂林与我见面。聊了几句,拿着一捆样书匆匆离开。没过多久,我得到消息,唐去老家当县领导了,我也没太在意。我的天性不喜欢和领导亲近,只喜欢文人。因此,在唐在我的家乡工作多年后,我有机会和他以及他的一大批朋友和下属一起喝酒。说来惭愧,因为主持人的热情,双方频频举杯。开业不久,我就醉了八成。我不知道那是什么晚上,也忘了我在哪里。胡说八道是不礼貌的。后来我想,如果我一开始就知道眼前这个姓唐的领导是现在的诗哥,我就不会这么放肆的杀我了。好在不打不相识,那次尴尬之后,两人渐渐走近。经过反复的“酒精测试”,我发现唐温文尔雅的外表下有着浓浓的江湖情怀。他真诚,直爽,大方,这些品质正是我所向往的。似乎“互相欣赏”从来都不是一个虚无缥缈的词。
每次我们和唐见面,我们总要花些时间谈谈诗歌。诗人,诗歌,以及他们自己的创作。不管公务多忙,他总能抽出时间来写他心爱的诗。多年来,他创作了大量的作品,这些作品多以大型诗歌的形式出现,内容多与风土人情、景物有关,具有浓郁的民族特色。比如关于节气的二十四节气,描绘祖国大好河山的回响和印象,关于五十六个民族的大群,等等。我很惊讶他在忙碌的工作之余还有心情和时间去打理诗歌。他有些自豪地说,有些作品是在人们认为自己根本写不出来的时候完成的,比如在旅途中,开会的时候。特殊的环境自然需要特殊的工具,而唐的写作工具就是手机。5438年6月+2007年10月,我在桂林榕湖宾馆从他的手机里叫出了几首《二十四节气》的歌来读。我曾经给很多朋友讲过唐用手机写诗的“轶事”,他的朋友们都惊叹不已。有一个朋友甚至想采访唐,写一篇题为《手机写作的人》的通讯文章,但后来半途而废,因为这个朋友离开了桂林。在唐的影响下,有时候会在冗长无聊的会议中拿出手机来玩,画几笔与会议气氛不太协调的笔画。虽然我从来没有在手机上写完一首诗,但那些零散的文字给了我的灵魂另一个出口,会后我得以沿着这条路找到缪斯的住所。随着操作次数越来越多,我越来越感受到手机写作的道理——由于时间、地点、人物容量的限制,在手机上完成的诗歌,和手机短信一样,一般都是短小精悍,富有哲理的。而这正是唐的诗歌风格。
我想花点时间在接下来的《冬日至日》上,不仅因为这是我从唐手机里读到的第一首诗,还因为它完美地体现了朴实无华的“唐风”—
作为地球上的一个过客
我没有理由避开冬天的至日。
如果你回避它
简单的生活
也会缺少一种体验。
阴极开始是阳。
我站在北半球的一个角落。
看冬天的至日,白天短,夜晚长。
所有的阳光都在这一天隐现
会穿过你握着风的手掌
直接在南回归线上。
天会毫不犹豫地走进寒冷的天气。
冬天的至日就像一年一样。
乡村拥挤的市场里洋溢着节日的气氛
无拘无束地发泄
我没有选择参与
像往常一样。
和干草堆一起站在寒风中
回忆过去的悲伤,品味现在的快乐
事实上,许多令人心寒的往事。
逢年过节都会想起。
当眼泪飞来。
妈妈会把我出生时的名字叫回家。
靠在她温暖的壁炉旁
心会慢慢亮起来。
诗歌的语言简洁明了,应该不会给读者带来很多理解上的障碍。第一部分是概述,指出《冬天的至日》的客观性。作为二十四节气之一,冬季至日一年发生一次。诗人想提醒人们生活中的“冬季至日”——苦难、锻炼和打击。这样的“冬季至日”就像季节意义上的冬季至日一样不可避免。如果回避,“简单的生活也会缺少一种体验”。诗歌就这样不着痕迹地把读者的心理从外在的季节描写带到了内在的精神领域。
在第二节中,诗人用诗意的语言描述了冬季至日的成因及其对气候的影响。相对来说,这一节的亮点不多,隐含的意思也比较少。唯一值得一提的是简洁的语言。诗人再次证明了诗歌和叙事风格的区别和优势。
中国很多地方都有这样的说法,冬天的至日就像一年一样。在这一天,人们会杀鸡鸭来庆祝。诗人所在的地方也有同样的习俗,所以他看到了“节日的气氛在乡村拥挤的市场上肆无忌惮地宣泄”。与常人不同的是,诗人离开了热闹的人群,“依旧和往常一样/和草堆一起站在寒风中/回忆着辛酸的经历”。请关注《和草堆一起站在寒风中》
而且是“依旧如常”,这几个字似乎包含了无尽的沧桑,与第四段所说的相呼应,那些往事都是“带着寒意”的。诗人有哪些难忘的回忆?不同的读者可以想象自己的少年生活。
好在少年的记忆里不只有冰冷和悲伤,还夹杂着温暖和幸福。在最后一节中,“母亲”形象的出现使诗人空虚的心灵安定下来,也使读者悬置的情感回归。《眼泪横飞》中,一个少年顺着妈妈的声音走向房子。当他倚着母亲,坐在温暖的壁炉旁,无论是哭,是笑,还是一言不发,那不仅仅是一个“慢慢亮起来”的简陋房间,更是一颗感恩的心。在我看来,《冬天的至日》的优秀之处不仅表现在精致的表达上,还表现在诗歌与情感的和谐上。在这一点上,我十分赞同著名作家先生的论断:唐的诗歌“通过创作将意象和情感完全融为一体,使情感触动读者的心灵,唤起读者的想象。"
唤醒读者的内心感受。“诗人用了一种相对传统的写作手法来表达他对生活的思考,让我们意识到无论是季节中的冬季至日,还是生活中的‘冬季至日’,都是必须直面的。生活在这种面对面中是开放的,爱和美也在这种面对面的方式中产生和提升。
有些人可能认为《冬天的至日》不是一首好诗,因为它是用传统的方式写的。这是一个有争议的话题。目前诗歌领域存在两个极端。有人认为诗人好写,吃喝拉撒都是诗,排一段就是诗;还有人喜欢把诗歌想象得很复杂,以为只有读不懂的才是好诗,能轻易入的才是白话。这些都是误解。诗歌的好坏不在于表达方式的新旧,也不在于风格的变化,而在于文字是否有内容,作者是否在字里行间融入了自己的真情实感,技巧、形式、内容是否协调。我相信如果《春江花月夜》、《琵琶行》、《孔雀东南飞》是21世纪的诗人写的,也是无可争议的伟大作品。两年前,一位“先锋派诗人”对我说:你的诗歌写作很老了,跟不上形势了。我淡淡一笑,不屑回答。有意思的是,前段时间,我和这位诗人开会,偶然听到一位更年轻的诗人说了一句和他很像的话:你的诗太老套了!我有些幸灾乐祸地瞥了他一眼,发现他的脸红得像块猪肝。
的确,正如蒙田在《无用的技能》一文中所说,人很容易无知。如果他们知道一些事情,可能会因为骄傲而无知。现在有些“活跃”的诗人,写作时变成了文字游戏,忘记了自己写作的初衷。在他们的诗中,只有文章的片段,没有思想的一瞥。400年前,英国哲学家培根这样定义建筑的意义:“房子是为了居住而建造的,不是供人观赏的,所以建筑的第一原则是实用性,其次才是美观性。当然,两者兼顾更好。”(论建筑)想想这段话用在诗歌写作上是多么的贴切!以这段话为参照,不难看出唐创作的价值。事实上,尽管后现代作品倾向于形式上的探索,但谁也不能否认思想的重要性。即使有些伟大的作品看似没有表达什么具体的内容,我们还是能在字里行间感受到作者的苦心。意识到这一点并非没有意义。当年很多校园诗人都以片面追求语言的美、意象的新奇、技巧的变化为荣,但很快就陷入了语言修辞的卖弄之中。
拉。经过长时间的思考和生活磨练,一些优秀的人成功走出了困境,认识到没有“思想”作为后盾,一切形式都只是隐花。相反,在现在很多诗歌爱好者眼里,朴素等于简单,简单等于白话,所以那些诗意的流口水诗泛滥,这也是对诗歌的误解。没有多年的实践,就不可能知道”
简单”和“简洁”标准。即使是一个等了20年的诗人,也常常有拿起笔也坚持不住的时候。只有写到一定的高度,才能体会到“回归自然”的真谛我所佩服的是,唐的诗集《爱你》中的大部分作品都写得很内敛,很少有溢满文学思想的行为。面对这些简单又有味道的台词,你立马就能发现那种行为。
用笔抄写整部红楼梦,或者把文字排列成各种形状,命名为“诗”,都是可笑的。那么,你怎么看待玩文字游戏的诗人和作家呢?蒙田给出了一个生动幽默的回答:对于那些把米饭扔进针眼,并以此新奇为荣的人,我们不妨奖励他两勺米饭,让他保持厌烦。
那么,为什么汤灿·宋博摆脱了当年校园作家中普遍存在的卖弄文字、堆砌优美句子的弊端,变得简洁、厚重、沉稳呢?我觉得这可能和他人生经历的积累,思想的逐渐成熟有关。里尔克说,诗歌不是情感,而是体验。这是专家术语。一个优秀的诗人,他的写作一定是植根于自己的生活,他能从各种事物中提炼出思想的钻石。如果把诗歌比作花朵,那么杰出的部分就是从生活的土壤中绽放的花朵。那些空洞单调的作家作品,在房间里一定像纸花一样,可能很美,但缺乏生动的生活气息。唐的长处在于,他经历了校园诗人严格的修辞实践,研究生学习经济史,先后担任重要媒体记者和出版单位领导。
党政领导等职务,人生阅历丰富。这些因素中和了诗人特有的酸涩和狂傲习气,为他新世纪后的回归和爆发提供了充足的营养。试想,一个人生阅历如此丰富的诗人,怎么会认同自己年轻时的轻浮浮华?从唐的《归来》中,我们可以清晰地感受到一种美丽的力量,那就是在物质生活上的实现。
到了一定程度后,他诉诸于优雅的精神。之前我经常在想,为什么那么多校园文学活跃分子纷纷远离诗歌,甚至抱怨诗歌拖累了自己的事业,不敢让别人知道自己曾经是诗人。
在目睹和经历了一次又一次的“事件”后,我才明白,在对诗歌写作兴趣不大的今天,要坚持做一个纯粹的诗人,注定要放弃一些东西。那些斤斤计较眼前得失的人,一旦看到自己的兴趣爱好会成为职业发展道路上的一块石头,怎么能不远远避开呢?正是在这个时候,唐回来了。当他的同伴转身离去时,他意外地从许多背影与诗人面对面,于是一些句子出现在他的笔下——
很少有人和我一样。
待在寒冷中
小镇偏僻的街角
那些聪明的鸟
那些失去理智的花。
已经离开现场了。
只有我
我不得不坚持在这里等
——《寒露》
如果我们把“小城”、“街角”换成“文学”或“诗界”,把“鸟”、“花”换成“作家”或“诗人”,诗歌所蕴含的深意就一目了然了。正是许多相似的台词,揭示了文本背后作者刚毅自信的形象。
如今中国文坛80后风光无限,90后也崭露头角。唐我和已经从文艺青年步入了“文艺中年”的领域,虽然离45岁的国际青年界限还有一小段距离。这些年来,我一直处于文坛的漩涡之中,一直感受到年轻一代作家咄咄逼人的“杀气”,而我也常常以这种“杀气”作为推动自己写作的动力。相比之下,唐似乎要冷静和自信得多。他在事业上的成就令人羡慕,他的诗在事业的缝隙中溢出。也许他知道,现在和20年前不一样了,诗歌不能解决所有的生存问题。一个热爱文学的人,必须懂得调节文学与生活的关系。因此,我们通常看到的唐宋博不仅仅是一个诗人,而且比诗人有着更现实、更广阔的视野。在某些方面,他取得了很多惊人的成绩,相信他在未来会以自己的才华带给人们更多的惊喜。当然,这是另一篇文章的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