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春分。你知道一些传统习俗吗?

今天是春分。

唐代有诗:“日月日月皆等于天,玄鸟不畏桃花。”今日鸡未立,四川好人放纸鸢。"

诗人敏锐地感受到了春分的气候和物候变化,记录了当时人们的传统活动,如春分产卵和放风筝。

从天气变化来看,在春分这一天,昼夜长短相等。春分过后,白天变长,夜晚越来越短。因此,春分是一个重要的时间节点。

根据古人的说法,春分有三个阶段,即一只神秘的鸟的到来,雷电的出现,电的开始。鸟是一只燕子。这时候燕子飞回来了,还有阵阵春雷。

以前是农业社会,人们一年四季的活动都和土地有关,所以对气候和物候观察非常仔细,对气候和物候的变化非常敏感。什么时候花开,什么时候播种,什么时候种地,一清二楚。

像我奶奶,没上过学,不识字,但对一些农业谚语记得很准。我一生勤奋,一生在土地上忙碌。即使我八十多岁了,我也不会休息。只要我还有一点精力,我就会在我自己的菜园里工作。

小时候奶奶的菜园就是我学习的活百科全书,里面什么都有。当季的蔬菜一茬接一茬,吃不完的就送人,然后做成干菜咸菜。我还记得栅栏上挂满了黄色的南瓜花,外婆还教我辨认什么样的花是卧花,卧花的果实是不配的。

说到燕子,想到的是童谣“小燕子,穿着花衣服,每年春天都来这里”。小时候,燕子在家里主房间的天花板周围筑巢。听到唧唧声,我就拿着凳子爬上去偷偷看有几只燕子。燕子筑巢,头下总有燕子的粪便,弄得很脏。我爸我叔要毁巢,我奶奶就说,这样吧,扫掉就好。燕子认可它的巢穴,即使它被摧毁,它仍然会建造它。燕子用嘴里的泥筑巢是不容易的。

南方春天雨水很多,下了好几天毛毛雨,雾蒙蒙的。燕子停在家门口细细的电线杆上,形成一幅属于自己的水墨画。朋友们正在谈论这件事。为什么燕子站在电线杆上不会触电?为什么一下雨它就飞得很低?有时候会有比赛,看谁先数停在电线杆上的燕子的数量。燕子飞来飞去,却无法定居,总数也不是一定的数。

可惜,在你现在生活的城市,是不可能看到燕子的。我想在春天回到我的家乡。摘一把草籽花,编成花环,戴在头上,走进细细的春雨里,感受回春的滋味。

看来春天分蛋的传统由来已久。作为一个南方人,我从来没有听说过这个习俗。来了北方之后,听同事们说吃春,下蛋,很有意思。似乎节气春分以不同的方式存在于人们的记忆中。

遗憾的是,对于常年生活在城市的人来说,他们远离土地,远离自然,渐渐对这些节气变化没有感觉。在钢筋水泥构成的城市里,连泥土的味道都很少闻到,更别说别人了。如果不抽出时间去公园散步,哪里会知道现在开什么花?

然而,现在的父母越来越意识到大自然对孩子成长的重要性。越来越多的家长愿意花时间带孩子亲近自然,感受泥土的气息。

曾有媒体报道,天后王菲为了让女儿李嫣了解二十四节气,连续七年陪着孩子观察十三陵水库的水温和空气湿度,风雨无阻。一年有24个节气,每个节气都去,年复一年。

作为一个普通的家长,我可能没有那么优秀,但我会尽力为孩子创造更多亲近自然的机会。比如给孩子读一些关于春分的诗,给他们看桃花和绿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