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上有哪些寒冷期,为什么?
第一,时差
气候包括两个基本要素:温度和干湿状况,历史气候的研究也必须从这两个方面入手。著名科学家竺可桢先生的《中国近五千年气候变化的初步研究》一文(①)系统总结了中国气候变化的基本规律,表明中国近五千年来的气温变化有四个暖期和四个冷期。
1.第一次暖期为公元前3000年至公元前1100年,即仰韶文化期至殷商时期。甲骨文记载安阳水稻是在当时农历二月种植的,比现在早一个多月。对北京附近泥炭层的分析表明,五千年前那里生长着大量的阔叶林,这代表了相当温和的气候。
2.第一次寒冷期为公元前1000年至公元前850年,即西周寒冷期。《竹书纪年》记载了周时期长江、汉水结冰的情况,表明当时的气候比现在更冷。
3.第二个暖期是公元前770年至公元初,即东周至秦汉暖期。《春秋》记载,春季正月无冰,二月无冰,春季无冰等等。《荀子·郭芙篇》和《孟子·告子上》记载,齐鲁地区农业种植一年两次。
4.第二次寒冷期从公元1世纪持续到公元600年,即东汉南北朝的寒冷期,在公元4世纪上半叶达到顶峰。晋朝初年,渤海湾从昌黎到营口连续三年完全封冻,车马千军万马可以在冰面上行驶,年平均气温比现在低2-4℃。
5.第三个暖期是公元600年到公元1000年,也就是隋唐时期,这一时期的长安在公元650年、689年、678年的冬天都没有冰雪,气候温暖可见。
6.第三个冷期是1000年到1200年,也就是宋朝。这期间太湖111完全封冻,冰上通车,1165438。
7.第四次暖期为1200 ~ 1300,即宋末元初暖期。1225,道士丘处机在北京长春宫写了一首诗,诗中说:“清明时节,杏花开,千家万户来来往往。”这表明那时北京的气候比现在暖和。
8.第四冷期为1300年至1900年,即明清冷期。这期间太湖在1329冻了好几尺,橘子都冻死了。1493期间,淮河流域普降大雪,当年9月至次年2月,洞庭湖成为“冰原”。
五千年来,中国的气候从四个暖期到四个冷期交替变化,时间差非常明显。
第二,空间差异
历史时期影响气候变化的因素有四个:太阳辐射、下垫面、大气环流和人类活动。这些因素的相互作用决定了气候的变化。此外,中国所处的纬度位置、海陆位置、广阔的面积、复杂的地形以及主导气候的环流因素,决定了中国气候变化的另一个特征——空间差异的出现。
地球上的气候波动首先与太阳辐射的强度有关。春夏秋冬的循环,冷、暖、热区的不同,都是因为太阳辐射的强度不同。我国领土北起黑龙江中游,南至曾母暗沙,南北横跨49个纬度。从南到北包括赤道带、热带、亚热带、暖温带、寒温带六个热区。
从陆地和海洋位置来看,中国位于世界上最大的大陆亚欧大陆和最大的海洋太平洋之间。由于地表热量条件不同,形成不同的温度场和气压场,产生明显的季风环流,对我国气候产生深远影响。与世界同纬度地区相比,中国黄河流域相当于地中海地区,长江以南纬度相当于北非撒哈拉沙漠以南地区。中国的江南属于沙漠,但由于亚热带季风气候,中国的东部和南部以高温和丰富的降水成为世界上亚热带自然资源最丰富的独特地区。
从我国三大山系的东西走向看,它们是南北冷暖气流的屏障,构成了重要的气候分界线。其中,海拔1500-2500m的秦岭影响最为明显。秦岭山脉的北部是暖温带,南部是亚热带。“山梅十月开,南枝北暖南冷”这句诗恰恰说明了秦岭是中国南北的气候分界线。海拔5000米。得不到太平洋的湿润气候,来自印度洋的水汽通道被喜马拉雅山脉切断,使中国西北内陆变成沙漠干旱气候。此外,西伯利亚冷空气突然从蒙古高原南侵,形成冬季影响我国北方大部地区的强大寒潮,加大了东西南北气候变化的空间差异。
在中国,气候从南到北、从东到西逐渐变冷,森林、草原、荒沙、沙漠也依次出现,从而形成了东西南北截然不同的气候。最大的特点就是东南西北气候的自然分化。这种气候变化的空间差异和时间差异交替运行,对中国各个时期的历史发展产生了巨大影响。
第三,时空差异的影响
首先是政治影响。
气候在时间和空间上的差异造成的中国东南西北的划分,对中国的社会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现代地理学家在中国地图上画一条对角线,对角线以西为中国西北地区,占中国国土面积的57.1%,人口总数的5.6%,历史上一般是游牧民族或少数民族的主要活动区域。对角线的东面和南面是中国东南部,占据了42%的领土,占总人口的94%。基本上是历史上农业民族(汉族)的主要活动区域。【②】其中,随着气候的变化,东南的经济文化逐渐超过北方,人口密度也在增加。
在中国西北和东南之间,古长城一般与农牧区的自然分界线重合。早在1121年前,丘处机道长在过北方张家口第一关野虎岭时说:“登高望远,俯瞰太行山,阳光明媚,可爱极了。向北望去,是冷沙冷草,从此隔绝了中原之风。”“沙漠之间,天寒地冻,风大,畜鱼为食,皮毛为衣,人可随时换弟子,故车马为家。这种地理环境决定了中国历史上农牧业和农业民族与游牧民族的对抗。两个经济体,两个民族,彼此和平交流,彼此等待。每当冷期取代暖期,总有大规模的游牧民南下取暖。中原的农业王朝正面临着北方游牧民族的挑战。其中,公元400年前后的“五朵野花”,公元1200年前后契丹、女真、蒙古人相继南下,公元1700年前后满族入关,是农牧民族军事冲突最典型的例子。中原王朝与北方少数民族政权之间的战争和关系,一直影响和制约着中国的社会历史发展。
农牧民对抗最直接的影响在政治。随着几次最大的军事冲突,出现了几次典型的南北朝对峙的政治局面。“五朵野花”伴随着南北朝前期——北方十六国与北魏、北齐、北周与南方东晋、宋、齐、梁、陈的对峙。伴随着契丹、女真、蒙古的南迁,是第二次南北朝——辽金宋政权的对抗。明朝时,明初政权与北元蒙古政权对峙。然后是明末南明政权与清政权的对抗。由于南北长期对峙,农业民众不得不依靠威权中央集权政府组织分散的农民修筑万里长城,保卫自己的生活和安居乐业,这是中国威权中央集权制度长期存在的重要原因之一。
第二是经济影响。
五六千年前,在暖期的同时是非常潮湿的气候。当时黑龙江流域是千百年来最潮湿的时期,北京平原是河流和池塘的故乡。大约2500年前,气候变得干燥。在北京考古发掘中,发现代表湿润气候的混合炭沼泽逐渐消失。大约1000年前,气候再次干涸。据大量地方志记载,自公元开始,以公元1000年为界,我国东南地区水灾相对减少,旱灾相对增多。在此之前,公元1000年干旱期持续时间短,湿润期持续时间长。此后多雨期短,干旱期长。近500年旱涝资料年表显示,干旱明显多于洪水。
气候的干湿变化对农业生产影响很大,干旱寒冷地区农业生产受到严重制约。不用说,在其他地区,农业生产的发展也受到冷、暖、干、湿气候变化的影响。一般来说,气温每下降65,438±0℃,亚热带北界位置就南移一个纬度左右。适宜农作物生长的北界位置也有所南移。近五千年来,我国气候波动的总趋势是暖期较短,暖度较低,这就决定了以农业经济为整体基础的经济重心南移的总趋势。中国历史上经济重心南移主要在魏晋南北朝、黄河流域经济停滞衰退、长江流域大开发和南方经济崛起三个时期;五代两宋时期,南方经济崛起并超越北方经济,形成新的经济重心,“南盛北衰”的经济局面持续发展;明清以来,经济重心进一步南移,东南沿海地区畸形发展,东西差距和南北差距进一步拉大。纵观这三大经济中心的南移,恰逢历史上第二、三、四次寒冷期的到来,从中不难看出地理环境与经济发展的关系。
再次,是文化影响。
经济是基础,它的变化决定上层建筑的变化。随着经济重心的南移,必然会引起上层建筑文化的巨大变化。最明显的表现是:隋唐以前,中国的经济重心在北方,文化中心也在北方;隋唐以后,经济重心南移,文化中心也相应南移。
秦汉时期以关中为首都,经济文化重心在黄河流域。有所谓“山东为龙头,山西为龙头”,“关西为龙头,关东为龙头”的说法。隋唐以后,粮食供应开始依赖南方,文化重心开始南移。到了宋代,有了“苏常熟天下第一”、“江浙天下第一”的说法。到了明清时期,此时中国的文化以最富庶的长江流域为基础,形成了“东南一方,江浙一方”的局面。近代以来,随着沿海经济的发展,广东、福建逐渐在经济上占据重要地位,中国文化有进一步南移的趋势。
关于中国文化重心南移,前人多从“中国历代人物的地理分布”方面进行研究。这里介绍两个家族来说明文化和地理环境的关系。在《历史人物与地理的关系》(③)一文中,丁文江按照二十四史中的汉、唐、宋、明各代列出了各省的人物:
汉前、汉后、唐、北宋、南宋、明
人数最多的省份是山东、河南、陕西、河南、浙江、浙江。
河南陕西河北福建江苏
日本桑原在《从历史上观察中国的南北文化》(④)一文中,以科举为例,提交了明清两代通过科举的人数统计。明洪武四年至万历四十四年,各科状元、榜次、探花、会友共244人,其中南方215人,占88%。其中42人来自南方。乾隆元年,* * *取六万五千四百三十八+零五,南取六万五千四百三十八+零四。明清,* * *考了203名学生,南方考了188名学生。
四。有关问题的讨论
1.通过对中国气候变化特征和影响的探讨,可以进一步认识地理环境在历史发展中的作用。如何看待地理环境与历史发展的关系,是一个古老而常新的话题。过去由于对“地理环境决定论”的片面批判,很少详细论述地理环境在历史发展中的作用。近年来,通过各种研究和讨论,人们认识到地理环境本身是人类社会及其历史发展的一部分。人类在改造自然环境的时候,不能违背自然规律的约束,否则就会受到自然规律的惩罚。但是地理环境和人类社会的发展有什么关系呢?地理环境对社会历史的发展有什么样的影响?影响有多大?在这些问题上仍然有不同的意见。通过本文的分析,首先可以肯定地理环境对社会历史的影响是一个历史范畴。随着时代的演进,其作用方式和程度也在不断变化。因此,我们应该重视历史地理的学习和研究。为什么中国封建社会在中国史研究中特别长?为什么资本主义的萌芽发展极其缓慢?许多同志认为,地理条件是最根本的因素。具体来说,中国内外地理环境的特点及其相应的社会生产方式,既产生了对专制政权的要求,又维持了封建小农业的繁荣,使中国难以具备向资本主义过渡的客观条件,从而导致了中国封建社会的长期延续。这些观点正确吗?我们还需要对中国的历史地理进行深入细致的研究,才能得出结论。
其次,通过以上分析,我们也认识到,人类历史和地理环境是一个统一体,它们相互制约、相互作用,而且这种相互制约和作用在不同的时代和地区表现出不同的形式。一般来说,生产力水平越低,人类受地理环境的制约越大;社会发展阶段越老,人类对地理环境的依赖就越大。在中国古代,气候变化的时空差异影响着政治、经济、文化的发展方向,这说明地理环境确实促进或延缓了中国的历史,尤其是中国历史上少数民族政权与汉族政权的对立(秦汉与匈奴、东晋南朝与“五湖”、宋辽、晋朝、明朝与蒙古、满清等)。).都是由于气候时空差异造成的农牧区对立的环境因素造成的。随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特别是科学技术的进步,人类社会对能够为人类提供更多物质财富的地理环境的制约越来越大。但是,这并不意味着地理环境的作用降低了。由于人类在地理环境中的作用,导致了地理环境的变化,形成了新的地理环境系统。在原有的自然环境之外,增加了经济环境和人文环境系统,对人类社会产生了新的影响。在中国近代气候变化中,我们不得不探索人类环境污染的新变化和新影响,这就决定了研究历史地理对现实和实践的指导意义。
2.通过对中国历史上气候变化特征的探讨,可以进一步理解历史地理学的学科性质。历史地理学是一门古老而年轻的学科,学术界对其学科性质存在不同的看法。目前,国内高校的历史系和部分地理系都开设了《中国历史地理》课程,但由于对其学科属性的看法不同,教学内容、学习重点和研究方向差异很大。有些人认为它是历史的一个分支。有人把它当作地理学的一个分支,强调对历史时期自然现象及其规律的探讨;有人将其视为历史和地理的交叉学科,侧重于跨学科研究。
我们认为,历史地理学不仅是历史学和地理学之间的交叉学科,也是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中许多学科交叉、相互联系的综合学科。历史地理学不仅研究自然环境变化的自然过程,也研究改造自然环境变化的人为过程。更重要的是,它着眼于历史时期人地关系的变化规律。不能简单概括为历史学或地理学的一个分支,而是一个多学科相互关联的新学科体系。正如前苏联历史地理学家哲库林所说,它不仅是地理学与历史学结合部形成的边缘学科,而且“在自身发展过程中与民族志、地名学、农业史等一系列科学范畴密切相关。”因此,准确地说,它是“一门处于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边缘的综合性学科,其主要任务是研究社会与自然相互作用的规律性。”基于这样的认识,我们的历史地理研究视野会逐渐开阔。
学科的性质决定了学科的研究方法。世界是一个整体,自然和人类社会是不可分割的统一体。现代科学技术已经到了学科之间相互渗透、相互融合的阶段,历史地理学就是适应这一时代要求而产生的。因此,它必然要求我们掌握不同学科的知识,在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交叉研究的基础上进行创造性的研究工作。如果这个分析能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目的就达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