聊城春节有哪些习俗?

聊城位于鲁西广袤的平原上。它有悠久的历史和灿烂的文化。大约6000年前,在大汶口文化早期,我们的祖先在这片肥沃的土地上辛勤劳动,创造了人类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这里有着丰富的文化内涵和良好的民族习俗,尤其是当一年一度的传统节日春节到来时,泸西人民会以他们独特的当地习俗向他们表示祝贺。越是民族的东西,越是世界性的。这意味着,只有具有明显本民族特色的,才能被世界所认可,才能屹立于世界文化之园,永垂不朽。所以,鲁西人民一直以来是如何以自己的风俗习惯过春节的,应该好好检讨一下。

春运有广义和狭义两个概念。所谓狭义的春节,是指农历正月初一。辛亥革命前,这一天一直被称为元旦,元日,陈元,郑源和郑丹。辛亥革命后,因改为公历,公历正月初一定为元旦,农历正月初一定为春节,以区别于公历正月初一。广义的春运是指时间跨度大。中国是一个农业国家。广大农村历来以农历二十四节气安排农业生产和农事活动,广大农民至今仍习惯用农历来标记年份。因为农历正月初一,也就是过年,是在“立春”前后,所以也叫春节。从这个意义上说,春节不仅仅是正月初一。春节是我们中华民族一个盛大的传统节日,持续时间长,规模大,很有民族特色。

说起泸西人过春节,要从腊月二十三算起。

腊月二十三是祭灶的日子。民间俗称“小年”,又称“小年”、“小年节”、“小年”。这一天祭祀的神是“灶神”,又称“灶王”、“灶王爷”、“灶神”。传说这一天是“灶神”上天的日子。人们要告别灶神,所以又叫“送灶”、“辞灶”。说起来,这个“灶神”和“赐灶”还是有历史的。

这种祭灶的习俗由来已久。要了解拜灶习俗的演变,首先要搞清楚灶神是哪一边的。我们这一带民间传说有这么一句话,灶神是玉皇大帝派来监视善恶的神。人们尊称为“东厨司令”、“灶王”、“灶王”或“灶神”。第二个传说是一个姓张的富家公子先嫁给了郭定襄。这个郭丁香勤劳善良孝顺,而这个张就是喜新厌旧,离了郭丁香,嫁了李海棠。这个李海棠虽然有着羞花闭月的模样,有着沉鱼落雁的本领,但和这个富家公子一样,既不会下地干活,也不会做家务。结婚后,他们无事可做,家里失火,烧的瓦片不剩。这个姓张的也是个瞎子,在街头乞讨。有一天,乞丐来到前妻家,他为自己之前的所作所为感到愧疚,于是死在了灶台前,后来被封为灶王爷。从前一个大火炉上印着一男两女三个人,就是根据这个传说。第三个传说是黄帝死后被玉帝封为灶神。这个传说和古代文献记载的很像。

古代文献记载也不一样。《礼记·礼记》中,孔英达说:“颛顼之子日立,为祝融,拜为灶神。”这个朱融是我们的祖先,也是古代皇帝之一。《礼记·月令》云:“其帝颜地,其神祝融,……其祭炉”。《淮南子云论》曰:“故炎帝以火为灶而死”。汉代高诱日:“神农以火治天下,死于灶神。”无论是传说中的黄帝死后被玉帝封为灶神,还是富家子弟张摸灶前后被封为灶神,还是古代文献中炎帝和朱容家被封为灶神,这里都有一个* * *特点。事实上,所有向他献祭的人都是死者,而不是神。特别是文献中记载的灶神是炎帝或者祝融,实际上是在祭祀为我们中华民族发展做出突出贡献的祖先。所以,这一切都不能算是迷信。现在祭祀的日子是在腊月二十三,但过去不是这样。祭灶是古代五大祭祀之一。根据文献中对灶神的记载,战国前后就有祭灶的习俗。然而,韩过去常常在夏天祭祀灶神。”《鲁春秋·夏梦》日《夏梦之日》...它的焦点首先被牺牲给了肺”。汉代以后,在腊月举行。《后汉书·印石传》中有这样一段话:“有阴子方者(之祖),有恩教,十二日晨煮,灶神见之,子拜而被庆。”家里有一只羚羊,所以受到崇拜。自然是极其丰富的...所以在腊月里经常用来祭灶,推荐羚羊。“此后,祭炉改在腊月。唐宋以前多在腊月,即腊八。唐宋时期,祭灶的时间固定在腊月二十四。明代有“军有三民四民”或“官有三民四民”之说。也就是说,官方的祭祀灶在腊月二十三,民间的祭祀灶在腊月二十四。清中叶以后,大多是腊月二十三。我们鲁西人大多在腊月二十三祭灶。

这个仪式也很讲究。祭灶一般在腊月二十三晚饭后进行。我们鲁西地区的灶神大多贴在灶台上方的墙上,两边都是“天说好话,回宫求好运”的对联,横批是“一家之主”。祭祀时摆放蜜瓜(也叫糖藕)、水果、糕点、枣糕,还用一些饺子作为供品,表示百姓起来,饺子落下。这次演讲用的供品大多是粘粘甜甜的,意思是把灶王爷的嘴粘住,不让他说天庭坏话,或者让灶王爷甜一点,只说好话。还要提供用稻草做的厨马和鸡,让灶神骑上天,一路走好,人丁兴旺。供品摆好之后,先烧香磕头,再把老灶神像摘下来烧。做饭的时候加点谷草杂粮,意思是灶神可以喂马。厨房马和鸡应该一起烧。这时,全家人会跪在灶王爷像前,边烧边磕头。同时老人还说了一句话:“灶王爷,灶王爷,你上天吧,多讲好的,少讲坏的,五谷杂粮都带上。”有盼望生孩子的人读到:“腊月二十三,灶王西天,多说好,少说坏,马尾巴带了个肥仔。”

在我们鲁西一带,腊月二十三,不仅不做饭,还有打扫卫生的好习惯。这一天,或者接下来的几天,要把家里所有的角落一扫而光,把所有可以移动的家具餐具都搬到院子里彻底打扫干净,再放回原处,表示要干干净净地过年。

腊月二十三过后,家家户户都忙着准备过年。俗话说“过年了,姑娘要花,小伙子要枪,老太太要黑手帕,老男人要大毡帽”。说明过年的气氛已经很浓了。男人们忙着杀猪宰羊,去市场置办年货,女人们则在家里蒸馒头、做花糕、炸丸子、炒藕盒、炖鸡、煮肉、包饺子。从腊月二十三到大年三十,都是座无虚席。

传说离开厨房后,神仙上了天堂,而地球则是一了百了,这就是所谓的“乱年”。结婚不取决于日期。每天都可以。

小年的风俗那么多,大年的风俗习惯就更复杂了。说到新年,应该包括三个部分:元旦、春节(大年初一)和元宵节。今年的习俗由来已久。该书成书于战国时期的《尚书》。在汉代,民间习俗相当多。

除太阳以外的年份是指腊月的最后一天。除了星期天晚上,它被称为新年前夕,新年前夕,大节日前夕,大庆典等等。除夕是两年的分水岭。俗话说“一夜连两年,五更分两年”。

除了这一天还有许多活动,如贴春联、挂祖先家谱、摆放祖先牌位、邀请家人、放鞭炮、点灯守夜等等。贴春联是中国新年的一大特色,通常从腊月二十八开始贴。除了星期天,不要晚于午饭时间。红对联一贴,2008的气氛就浓了。

贴春联的习俗起源于古代的“桃符”。在古代,在新年那天,申屠和雷宇的名字被写在一块红木板上,挂在门边,认为他们可以辟邪。五代时,后蜀官方宫廷开始在桃符上题写对联。《宋史·舒氏》载“孟昶命学士为桃符,以其非功,佯写题云:‘新年之,甲节之诺。长春,””此后,逐渐把“符涛”改成春联。因此,春联也被称为“符涛”。

春联的内容非常丰富,贴春联的地方很多。一般在门上贴“忠厚为传家宝,诗书万岁”或“闲人勿入圣贤,盗贼不来道”等字样,门上贴“迎宾上门”、“万象更新”等字样。灶王爷旁边要贴“天道说好话,回宫求好运”之类的。粮囤要贴上“五谷丰登”、“五谷满仓”,猪羊牛栏要贴上“六畜兴旺”,仓房要贴上“四马满槽”,公交车要贴上“日行千里”。其他地方应该有福了。有的地方把“福”字倒贴在特别显眼醒目的地方,看到的人就说“福已陨落”。“道”与“道”同音,意为“福在此”。

祭祀祖先除了日本,是一个很重要的内容。主要包括挂祖谱、邀家堂、祭祀三个流程。挂祖谱就是把祖上三代人的祖谱挂在正殿的墙上,然后把祖宗牌位按辈分放在重门的祭台上。山东省西北部大部分地区除周日外上午举行,南部地区下午举行。所谓“邀家”,就是一家之主。快到中午12点的时候(或者晚饭前),他手里拿着三支香,走到祖坟附近的村外路口,朝着祖坟的方向鞠躬烧纸,嘴里嘟囔着“爷爷奶奶过年回家了。”烧完纸就起床回家。来到大门口,我读到:“爷爷奶奶要回家过年了,请给门神让路。”。然后踏入大门。晚辈在大门口随意放鞭炮。此时,应在每个门口放置一个门挡。意思是阻止邪灵进门。还有人说,他们阻止了宝藏的流出。在一些庭院里,撒上芝麻秆或稻草,称为“踩旧”。当汤佳回家时,请在祭坛的香炉上插上三支香。从那以后,香炉的香就不要一根一根断了,直到第二天第二天送走汤佳。祭祀是为了给新年准备年货,比如炒鸡、炸鱼、炒藕、炒丸子、炖肉等。成供品,一般五盘六碗,配以果盘、饺子、馒头等。,还有三杯绿茶和三杯葡萄酒。然后,家中最年长的人上香,烧纸,在坛前四拜(即磕四个头),然后一家人一个个磕头。天黑后,家里的桌子上要点蜡烛,会点一整夜。家人也要围坐在一起,喝酒谈心,彻夜不眠,这叫守岁。

到了鲁西一代,三十夜扎灯撒灯的习俗在很多地方依然流行。天灯就是在院子里种一根高高的杆子,用松枝和滑轮绑起来。把灯笼拉到杆顶。除了星期天晚上,不仅天灯照得满院都是,院子里外沿街都要放上萝卜做的灯笼。整个村庄都是明亮的。

鲁西大部分地区除太阳外,还有祭天的习俗。主屋前有一个供奉“天地三界万灵神宝座”的祭坛。有些人还崇拜玉帝、大地母亲和其他神的画。供品更丰富,规格也比家里桌上的高很多。一般全鸡、全鱼、猪头三大块,然后上五碗菜、五色小吃、五个馒头或一对枣糕。祭天时,父母点上三支香,然后磕头跪拜,并说:“祈求上帝保佑我们”。然后别人转身跪拜,然后烧纸。这一天的中午,我们还会去水井、磨坊、磨坊、谷仓等地方祭祀。一方面表示不忘对人类有用的东西,另一方面表示来年使用顺畅。除了周日,中午这顿饭很重要。放一点过年准备的各种蔬菜,然后放大白菜、粉条、肉等。,又煮了一锅叫全家福的菜,一人一碗。主食是馒头或蒸饼。寓意阖家团圆,大家有福了,越来越高。旧社会有些有钱没心没肺的地主,因为不想让轿夫吃这顿饭,就想把人赶走。所以在农村有“不骗不骗,大年三十中午吃个饭”的顺口溜。除了日本的晚餐虽然不复杂,但也很有讲究。通常会有饺子供应。包饺子的时候还要特意包一些合子,也就是两层皮中间有一点馅的食物,还要抓一些面。这个饺子是元宝,这个合子意味着你可以获得双倍的利润。这种面条是穿钱的绳子(因为过去钱都是用孔做的),三块一个锅煮。各种都吃一点,说明今年钱都来了。除了午饭前、晚饭前和除夕零点,放鞭炮是过年的重要组成部分。这种习俗最迟从宋代就有了。王安石有诗:“鞭炮声中一岁”就是一例。

总结一下,除了太阳有三个特点,一是红,二是响,三是火。红是贴对联,响是放鞭炮,火是撒路灯,点灯守夜。为什么会有这三个特点?是有原因的。民间传说,在古代,年是一种凶猛的怪物,每年除夕都会出来伤人杀人。有一次我到了一个村子,碰巧在一场比赛中被鞭打。当我听到鞭打的声音时,我害怕地转过身,向第二个村子跑去。我看见门前有一件红色的衣服,我害怕地跑开了。我跑到第三个村子,看到灯光闪烁。我害怕得失去理智,逃跑了。此后,人们通过贴春联、放鞭炮、点灯守夜、撒路灯来庆祝新年,以防止这种野兽再次伤害人类。这个传说当然不能当真,但这三个特点确实烘托了新年的喜庆气氛,表达了民众的欢乐心情,所以才会经久不衰。

农历正月初一,也就是狭义的春节。过去叫元旦,元日、郑源、陈元、元朔、郑丹、正朔等等,有三十多个名字。严格来说,春运是从第一天零点开始的。此时鞭炮齐鸣,噪音震耳欲聋,节日的气氛笼罩着千家万户,达到了新年的高潮。家家户户也开始包饺子。饺子也很讲究这一天。一般这时候煮的饺子都是素的,表示一年清净平淡,日子过得顺遂。而且,饺子里会有一枚硬币。谁吃了这个饺子,一年后就有钱花了。有的包在糖果或花生里,谁吃了就预示着这一年会甜甜蜜蜜的。虽然半夜没胃口,但每个人都要吃点,这预示着我一年四季都能吃好饭了。

吃完饺子,直到天亮,拜年开始。拜年是过年的一项重要活动。一是家里祭奠,晚辈给长辈磕头,长辈给晚辈压岁钱。同辈也要拜年。然后是给亲族里没有给五服的长辈拜年,然后是给村里的各家各户拜年。拜年之所以代代相传,是因为拜年可以增进和加深感情,消除隔阂。尤其是在农村,两家有点小摩擦,谁也不搭理谁。通过春节问候,小矛盾在大叔们一喊就解决了。

初一有很多禁忌。家人早上拜年的时候,避免直呼姓名和地址。到前面去,跪下磕头。去别人家拜年的时候,可以打电话。这一天不要扫地,因为家家都有天地之神或祖先的牌位,说扫地会把神或祖先的脸掸掉,扫帚要收起来,以免被人看见;避免针线活和洗衣服,直到第五个月的第五天。忌吃肉,吃肉一年不素净;忌吃葱蒜,忌打人骂人,等等。这一天,家养的鸡、鸭、鹅、羊、猪等。应该是围栏,说是怕这些动物污染或者打扰年关。另一个原因是害怕放鞭炮,放鞭炮会让鸡飞走,让鸡坐立不安。

第二天,是送回家的日子。在鲁西,有的人早饭后送家人回家,有的人晚饭前送家人回家。送家人到家堂时,家里的长辈点上三支香,在祖宗牌位前合影,然后在祭坛前烧纸磕头。这时,年轻人把每个门上的门杠都拿走了,长辈念道:“爷爷奶奶,祖孙三代,过完年送你回家。”年轻人带着香、纸、饺子、糕点、鞭炮等供品,还要用锅或瓶,特别是带着汤圆的,陪着老人去陵墓。每座坟烧香烧纸后,将汤圆泼在地上,放鞭炮,就算是将先人送回陵墓。

从初二开始,串亲戚的活动就开始了。尤其是新婚夫妇,大部分都是初二(也有初三)去婆婆家。

第五天叫“破五”。这一天要包饺子,还要洗衣服(除了年节那天换的衣服,这一天才能洗)。从此,过年的所有禁忌都被打破了,所以叫破五。但是我们通常不在这一天拜访亲戚。临清区这一天早饭后就送到了家属堂。况且临清在十五大之前也有不串亲戚的习俗,说“七不走八不动;走九次,婆婆就死了;转身就死。”。这个转折指的是从第十天到第十五天这段时间。哪里有这种说法,不能串亲。

农历七月初七被称为人民节。东方朔在《战书》中说,正月初一是鸡,初二是狗,初三是猪,初四是羊,初五是牛,初六是马,初七是人,初八是谷。初七有着悠久的历史。唐代称之为“人征服节”。《荆楚纪年》说:“正月初七为人之日,七种菜为汤”。都说人丁兴旺,身体健康。因此,中午吃面条常被用来祈求人们身体健康。有的人用这一天的天气来查今年有没有收到。男人节,鲁西北半部禁止妇女缝纫。怎么说:“人家天天缝,还只扎奶奶的眼睛。”总之人的一天可以休息,可以改善生活。

正月十五是元宵节。这一天的主要活动是看灯笼,所以也叫元宵节。这是春节后的一个重大节日。

赏灯的习俗可以追溯到汉代。汉代有腊月赏灯的习俗。据《出家史》记载,西域腊月黑天称为大神变,当日燃灯示佛。汉明帝引入这一习俗后,逐渐发展为赏灯。到了唐代,正式把赏灯的时间定在正月十五。石仔,宗瑞景云二年正月十五夜(711)。安福门外做了一个20英尺高的灯笼轮,上面装饰着灿烂的花朵,挂着5万个灯笼,就像一棵巨大的花树。到了玄宗,元宵节更受欢迎。规定元宵节前后三个晚上不营业。宋、元、明、清都沿袭了唐朝的旧制度。规定元宵节前后三晚,开市赏灯。官民同乐,以示歌舞和平。民国时期,元宵节前后三天是元宵节。十四叫试灯,十五叫正灯,十六叫残灯,一直延续至今。

鲁西农村过元宵还有个忌讳,就是新婚媳妇头三年不能在婆家过十五年,说头三年新媳妇“看灯不看,公公死了。”所以,凡是有这种习俗的地方,新媳妇都要回娘家躲灯。

鲁西的灯笼种类繁多,城市和乡村也有区别。

城市里的灯大多是彩灯。政府、企业、车间、商店等。主要街道上应该用彩灯装饰。彩灯有很多种,包括有中国传统戏剧故事的,如《三国演义》、《水浒传》、《西游记》等。,有的带有动物形象,如龙灯、虎灯、兔灯、鸡灯、鱼灯等。,有的用农作物,如小米灯笼、玉米灯笼、棉花灯笼等。,还有一些带瓜果的,比如北瓜灯,西瓜灯,万寿灯。总之,各种彩灯制作精美,内容丰富,琳琅满目。元宵节看灯已经成为人们的一种精神享受和艺术享受。每到元宵节,城市郊区的农民也蜂拥到城里看花灯。主要街道挤满了人,非常热闹。

在偏远的农村,虽然没有城市那么多五颜六色的灯笼,但根据农村的具体情况,灯笼是用竹片或稻草做成的,大多用萝卜雕成灯笼,元宵节晚上撒在自家的大茅屋里、院子外的胡同里、村外的主要路口。远远望去,灯火辉煌,如银河降落,别有情趣。

这三天不仅有花灯,还有舞狮、舞龙、踩高跷、旱船、花鼓、秧歌、赶驴等各种大型表演。这几天,大街小巷锣鼓喧天,载歌载舞,观众更是人山人海,整个城市沸腾如潮。一派安居乐业,歌舞升平的景象。

正月十六是元宵节的结束。也称残光。泸西人非常重视这一天。鲁西人认为这一天是出门走走的好日子,群众称之为“走离百病”。这一天,男女穿上节日的服装,走亲访友,还有人出去爬山涉水,坐桥渡。农村有句顺口溜叫“跑啊跑,永远不老。”“动起来,包治百病。”所以在一些农村,行动不便的老人也要架着架子走出来,以示孝顺。以前在农村,过年的气氛一直持续到二月二。这个离春节太远了,就不赘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