节日的习俗是什么?过节应该吃什么?
在祭灶节,人们讲究吃饺子,意思是“看掉饺子的迎风面”。山区多吃饼和荞面。在晋东南,流行吃炒玉米的习俗,民间谚语说“二十三,不吃炒,大年初一一锅落。”人们喜欢把炒好的玉米用麦芽糖粘合,冷冻成块,吃起来又脆又甜。旧时无论贫富,只要结了婚,都要拜锅台上方墙上的灶王爷塑像,并在塑像两侧贴上对联:“天道说好,下界保按。”每个家庭都把灶神奉为神,它主宰着一个家庭的兴衰。因为四季住在厨房,观察一个家庭的活动自然就成了“一家之主”。
2.吃炉子糖
厨房糖果是一种麦芽糖,粘在口腔和牙齿上。拉成长条状的糖块叫“关东糖”,拉成扁圆形的叫“蜜瓜”。冬天放在屋外,因为天气冷,蜜瓜凝固牢固,里面还有一些微小的气泡,吃起来脆甜脆脆,有一种特殊的风味。真正的关东糖极其坚硬,不易碎。吃的时候一定要用菜刀劈开,材料很重很细。味道微酸,中间没有蜂窝,每块重一两、两四两,价格也比较贵。
3.关东糖
关东糖又称厨王糖、大糖。一年下来,只有小年前后才卖。关东糖是用麦芽和小米制成的糖制品,用于祭祀灶神。清朝撰写的《燕京年谱》中记载,清朝的供品中有“关东糖”和“糖饼”。关东糖在东北农村、城市、街道、市场都有商贩卖:“大糖、大糖、酥香大糖。”一大块乳白色的白糖,放在方形的盘子里,一般是三寸长一寸宽,扁平丝滑。一大块新做的糖果,吃到嘴里又脆又香又粘,有一种特殊的味道。是关东男女老少都很喜欢的一种糖果。它从灶神的祭祀桌上流传下来,广为百姓所喜爱。
4.吃蜜瓜
糖分芝麻糖和非芝麻糖两种。糖做成瓜形或北瓜形。中心空虚,皮厚不足五分。虽然大小不同,但交易还是按重量计算。大蜜瓜有一两斤重,但拿来当幌子,买的人很少。给灶台献糖的原因是为了粘灶台主的嘴。传说枣爷是玉帝派来监督善恶的神。他有责任与人沟通,联络天地之间的感情,传递仙境与人间之间的信息。它上了天堂,人们就给它灶糖,希望它吃甜食,在玉帝面前多说好话。也有人说,祭灶用的糖果,不是粘在灶主的嘴上,而是粘在灶主贪善爱搬弄是非的奶奶的嘴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