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了赵本山的另一个难得一见的版本《新年快乐》,我知道为什么央视版会成为经典了。
但就我个人而言,《过年好》(1998春晚)是赵本山非常有代表性的作品,是春晚“铁三角”组合(赵本山、高秀敏、魏凡)的处女作。
《新年快乐》只获得了当年春晚奖项的二等奖(一等奖颁给了《王子与邮差》,与陈佩斯和朱时茂的最佳作品相差甚远),引起了一些争议。与一等奖几乎被预定的统治时期相比,上世纪90年代,赵、赵本山和仍是央视春晚小品体裁中的“三分天下”。如果不是1995年和1996年的《如此包装》和《打工历险记》的压倒性优势,或者1999年的《昨天今天明天》,争论哪个作品获得“一等奖”是必然的。
一个偶然的机会,我看到了另一个不同于央视春晚的版本《新年快乐》,引起了我极大的兴趣。同样的故事,不同的服饰,相似的风景,不同的细节,造成了非常微妙的印象。
看完之后只觉得赵本山、高秀敏、魏凡的演技实在是太惊艳了(尤其是高秀敏的表演极其精彩),也终于明白为什么他们总是拿一等奖,而很多演员却很难摸到奖的边缘。
很多时候,同样是“演技好”,好的点不一样。比如很多经过专业训练的演员,都是程式化的“好”,功底深厚,功底扎实,却很不愿意恭维;有些演员来自非专业背景,感性领悟多于系统理性分析,也能凭借天赋和艺术触觉达到很高的水平。
春晚的小品艺人大多都是全能的。他们各有特长(戏剧,曲艺,如评剧,二人转等。),而且都是在电影、电视剧、话剧、综艺等领域锤炼出来的。他们的技术毋庸置疑。很多时候,或许对于顶级演员来说,“基本功”当然重要,我也很想深入人心。没有那一点点理解,我怕我做不到。或许应该叫“受众亲和力”、“* * * *情感”、“感知”。说白了还是一种直戳人心,一针见血,深入本质的能力。
说到这里,我们再通过辽宁卫视春晚版和央视版的具体区别来看看三位演员在不同场合是如何处理同一个角色的。当然,首先要明白,细节上的差异并不是绝对的“即兴发挥”,因为在春晚这种没有容错率,而且容错率很低的场合,就算是有经验的艺人也不敢冒这个险。观众看到的“精通”和好用,更像是演员精心设计和理性驾驭的结果。
《新年快乐》其实是一部主题轻微的小品。魏凡饰演的范乡长也是一个典型的乡镇干部正面形象,而讽刺的对象——范乡长的姐夫也是一个“只活在台词里”的人物。小品的丰满完全来自于三个演员表演细节的丰富——两个农民为了承包鱼塘,带着礼物去村长家拜访,希望自己的财富不要被村长的姐夫阻止。
小品中戏剧张力的核心在于“误会”和“反转”足够强烈,呈现得自然得体,而喜剧效果的核心在于三个人之间身体、语言、表情的对比与“心理关系”的微妙变化。从一开始的谨小慎微、不知所措,到乡长下台后的错愕“趾高气扬”和“颐指气使”的语气,最后回归到最初的拘谨和谨慎,“变色龙”的背后是平民生活状态的真实戏剧性再现。
作为普通的农民、村民,当他们看到“范乡长”时,都只有诺诺在权力面前战战兢兢;二老作为长辈,看到“三胖子”,言语中表现出长辈的权威和风度。
两个版本的主要区别,首先是角色性格定位。对比两个版本,赵本山的赵老昆和高秀敏的老高坡子有着几乎相同的性格特征(央视版的亮点在于细节上准确性和生动性的加强,下面详细分析)。
辽师版范相昌脾气更大,官威更足;央视版的范湘昌更和蔼可亲,更有耐心,也更“不张扬”。辽师版范湘昌穿墨绿色毛衣,在家吃喝,轻松随意;央视版的礼服(衬衫、领带、大衣)不完全庄重,但看得出来很得体。
从艺术效果上看,前者更加真实。辽师版的范相昌是一个有个性、有情感、有脾气的人,整体性格更接近当时东北的村长、乡长、镇长的整体感觉。当他看到两个村民支支吾吾,聊了一会儿天,他的不悦溢于言表。看到他们的话不尽如人意,还说“永远活在我们心里”,立刻不耐烦起来,开始训斥。
相比之下,央视版的范湘昌要欢快得多。他总是很迁就,很有耐心,很有礼貌,最重要的是“你说话总有点毛病吧?”。央视的角色无疑是经过加工、理想化、适度软化后的“好脾气”乡长。
这种角色调性的调整,其实很有意思。地方台比较大胆真实,央视的比较温柔醇厚。一个有个性的乡长,可能符合很多东北男人的“老虎”精神,但面对全国观众时,却呈现出更加脱俗内敛的感觉。制作经典,绝对深度是其次,如何想办法让大众在心理上接受是前提。
两个版本的另一个主要区别在于细节。最大的细节变化是,辽师版的反转是,魏凡接电话时“先别叫我县长”,赵老昆反应是“产房传喜讯——被提拔了”,而央视版是赵老昆接电话时惊呆了,而不是范乡长,有一种“当众受罚”的感觉。
在角色的细节上,相比辽师版,央视版的赵本山和高秀敏在角色的骨髓里表现出了一些性格特征。
比如赵老昆的ky感更强(ky感是指一种自己读不太懂,不知道怎么说才合适的交流氛围,以及“哪句不烦,哪句不说”)。高秀敏“遗憾”地说,当他以魏凡阿姨的身份走亲戚时,时间过得很快,赵老昆插了一句“我56了”和“你问。
这种表现很强烈。“正确”到可以说,用尽全力装成一个所谓的“农民纯朴”才是“正确”,但会被扭曲。赵本山的任何表演都不会回避人物的缺点和负面特征,而是可以化为笑点的喜剧现象。
《拜年》里,赵老七在一旁聊天,知之甚少但话很多,笨手笨脚,插嘴,低调,把自己当回事。
赵老昆在误认为范相昌“落魄”后,开始走出“六亲不认”的一步,这是在权力面前压抑自己后的“反弹”,也是为赵老昆释放自我后的宣泄。虽然他质疑范湘昌的那句“贪污?”还是有些调侃的味道,但比讽刺更多的是“看笑话”之外的一丝同情。
“不干了!(改)去养鱼!”赵老昆接到电话时那得意的语气更是传神。赵老昆对管事的小舅子不满,看到范失势后也会有一丝阴暗,但赵老昆毕竟不是汉奸,自然不会落井下石。同时,当赵老英想到范相昌“下来”后,他单方面的心理距离更近了(因为和他预测的“位置”差距更小了),于是转为一种好心的长辈口吻,带着关心安慰和生育的感觉(内心有点骄傲)。
高秀敏的表演在动作上更加生动。老高的妻子对范湘昌并不像赵老昆这样的老先生那样同情和怜悯。在她眼里,范乡长和姐夫简直就是穿裤裆裤。
知道范乡长“下来了”,就在沙发上坐下,“命令”他倒水,放下衣服,拍桌子,做了一系列手势,以长辈的姿态指责无良晚辈的“三胖子”。这一系列的动作和表情可以说是整个表演的精髓。一个底层的农村妇女,在“看到”了枉法,掌权者之后,必然不会给好脸色看,会被骂,会被当众羞辱。
虽然辽师版和央视版几乎都是后脚(通常辽宁春晚都是早一天),但在表演上,似乎前者更像是套路和按部就班的传递,后者自然发挥出了130%的功力。
当然,作为一个观众,我猜想这种待遇的原因是显而易见的。硬料、好料、猛料总是留到最关键的时刻,这也是为什么辽师版的表现只有“合格”和“及格”,而央视版的表现却如此“出众”。
经典的诞生需要层层优化。央视版对魏凡角色调性的改变,是为了找到一种更符合全国观众接受习惯,呈现最舒适效果的方式。赵本山和高秀敏在细节上的提炼,向观众展示了能拿一等奖的演员是什么样的,从优秀到优秀需要做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