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的春分也叫春分。

古代的春分也叫春分,意思是春天已经过了一半。

春分的意义,第一,指的是昼夜等分,各为12小时;第二,在古代,立春到长夏就是春天,春分正好在春天的三个月之中,春天平分秋色。所以,古代的春分也叫“分”,意思是春天已经过了一半。

春分是二十四节气之一,是春天的第四个节气。太阳经度达到0,节日在每年公历3月19-22日举行。春分有两层意思。第一,赛季平分秋色。传统上,春天在立春和长夏之间,春分在两个节气的中间,正好把春天平分。另一层意思是昼夜平分。春分这一天,赤道上的直射阳光等于昼夜,各为12小时。

春分的气候特点是温暖晴朗的天气。春分在天文学上有着重要的意义。春分那天,太阳直射赤道,南北半球昼夜平分。此后,太阳的直射位置继续从赤道向北半球移动,北半球的白昼开始比黑夜长,而南半球则相反。

气候上,也有明显的特点。春分过后,中国除了青藏高原、东北、西北、华北,都进入了美好的春天。此时,中国民间有放风筝、吃春菜、下蛋的习俗。

春分的气象变化:

春分时节,中国除了青藏高原、东北、西北、华北,都进入了明媚的春天。除了常年冬季的高山山区和北纬45°以北的地区,中国各地的日平均气温都稳步上升到0℃以上。

此时严寒已过,气温回升较快,尤其是华北、黄淮平原。日平均气温几乎与沿江江南多雨地区同时上升到10℃以上,进入明媚春光。

春分节气期间,东亚槽明显减弱,西风带槽脊活动明显增强。从蒙古到东北,经常有低压活动和气旋发展。低压运动导致冷空气南下,北方多大风扬沙天气。长波槽东移时,由于冷暖气团交汇,会出现持续的阴雨寒冷天气。春分过后,南方开始进入强对流天气多发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