节日习俗简介约100字。
中秋节,又称月亮节、秋天节、中秋节、八月节、追月节、赏月节、拜月节、女儿节或团圆节,是中国许多民族和汉字文化圈各国流行的传统文化节日,农历八月十五日。因为它的价值只是三秋的一半,因此得名,有些地方把中秋节定在8月16日。
中秋节始于唐朝初年,盛行于宋代。到了明清时期,它已经成为与春节齐名的中国传统节日之一。受中国文化的影响,中秋节也是东亚和东南亚一些国家的华侨,尤其是当地华人的传统节日。自2008年以来,中秋节被列为国家法定假日。2006年5月20日,被国务院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中秋节自古以来就有祭月、赏月、吃拜月、赏桂花、饮桂花酒等习俗,流传至今,历久弥新。中秋节是一个丰富多彩的珍贵文化遗产,满月是人们团聚的标志,是思念家乡和亲人的寄托,希望丰收和幸福。中秋节、端午节、春节和清明节并称为中国的四大传统节日。
扩展数据:
民间中秋活动始于魏晋,盛于唐宋。浏览唐诗,的确有不少中秋赏月诗。明清以后,每逢中秋,月圆之时,人们会在庭院和阳台摆上月饼、柚子、石榴、芋头、核桃、花生、西瓜等水果,赏月谈心,直到明月当空,再为月亮分享果实,其乐融融。
在中国的少数民族地区,中秋节也有丰富多彩的活动,如“拜月”、“淘气的月亮”、“行走的月亮”、“跳跃的月亮”和“偷月亮”。
从科学观测来看,秋季地球和太阳倾角增大,中国上空暖湿气流逐渐消退,而西北风仍然很弱。这样,在湿气已经去了,沙尘还没有起的时候,空气特别清新,天空特别干净,月亮看起来又圆又大,是赏月的最佳时机。
百度百科-中秋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