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姚的民俗有哪些?

余姚的节日习俗主要有:

春节——农历正月初一是春节。凌晨零点,鸣“开门炮”祭拜“天地之神”,豆茶、汤圆、年糕、粽子早早吃完,被称为“头顺流而下,团团圆圆,年年涨。”祭祖扫墓。大家互道“恭喜发财”。不要用剪刀、扫帚、秤、灯(晕倒前睡觉);忌说“死”“失”“轻”。死了的人不报丧事,不办丧事,五日以后管。避免在餐桌上吃整条鱼,那叫“一个头一个尾,剩饭绰绰有余。”大兰地区早上还禁止打喷嚏,以为一岁不关键;避免在白天打碎碗灯。坏了就念“大碗生小碗,明年生小碗”讨欢心。第二天开始走亲戚,拜年,互赠礼物,给孩子压岁钱,一直到正月十八。新中国成立后,国家规定春节放假三天,给烈士家属拜年、送礼。迷信活动逐渐减少,走亲访友、扫墓依旧陈旧。

元宵节——农历正月十五是元宵节,也叫灯节。13日至18日,祠堂挂灯笼、挂花灯,挨家挨户调车灯、舞狮灯、演元宵。13日是元宵之夜,姑娘们戴着耳朵,缠着小脚。家家户户聚在一起吃饺子,叫做“吃元宵”。从民国中期开始,这种习俗逐渐消失。1979元宵节复兴。那一年,余姚市的“灯光秀”多姿多彩,泗门镇的舞狮在附近的村庄引起了轰动。

清明节——大门边种柳树,吃艾青麦果、艾青团或汤圆,也吃苜蓿(称“明眼草”)。节后十多天,祠堂祭祖,家家上坟。城镇青年男女到郊外踏春赏景,游览名胜古迹,俗称“郊游”。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逐渐开展春游扫墓活动。还有一座坟墓。

端午节——农历五月初五是端午节,也叫“端阳节”。节日前,女孩缝制各种香包,如鸡心形、钻石形、粽子形、虎头形等。,内装雄黄、樟脑等香料,或挂在睡前或戴在孩子胸前。门前挂艾叶,插菖蒲。中午吃“黄武”(雄黄酒、雄黄豆、黄鳝、黄豆、黄瓜)、花糕、巧粽子、茶叶蛋,用酒里的雄黄酒在孩子额头上画“王”字。在后门墙角喷雄黄酒,用麦须、艾叶熏制,去除污秽,消毒。市区和十堰(今慈溪市)赛龙舟。今天只吃粽子和茶叶蛋。

中秋节——农历七月十五是中秋节,俗称“七月半”,也叫“鬼节”。用素食祭祖,请吃“七月半饭”。7月13日至18日,和尚庙举行斋戒,庙里进行了一系列的表演,调吊、调无常、放圣火、超度鬼神。这种习俗今天被废除了。

中秋节——农历八月十五是中秋节,俗称“八月半”。在节日前,亲戚和朋友交换礼物,如月饼。那天晚上,一家人聚在外面吃月饼,吃水果赏月,有的还准备了食物和饮料。20世纪70年代中期,开始集体赏月。旧习俗今天又复活了。

重阳节——农历九月初九是重阳节。是日,登高吃花糕。农村包饺子,山区吃“芋头炖鸡”。这种习俗在今天很少见了。

除夕——农历12月30日或29日的除夕,俗称“年三十”、“过年”。在旧社会,农历十二月二十日至三十日被称为夜晚,俗称“二十夜、二十一夜、二十三夜”...三十夜(月小,二十九叫三十夜)”。二十三夜送灶神上天,这一天之前“拂尘”(现在叫大扫除)。”《二十三夜》开饭前,灶龛前设祭,灶王塑像拆下,在空中焚烧,说是送上天,除夕夜换上新的灶王塑像。这一习俗在建国后逐渐废除,但大扫除一直坚持。23晚上左右,做年糕,做年货,准备年菜。30周年的时候,还专门成立了电影院祭祖,春联、金元宝、双喜字都剪贴好了,家家户户都装饰一新。晚上,我们会吃年夜饭,聚一聚。因故未到者,送一杯筷子,以示“团圆”。长辈把“压岁钱”分给晚辈后。是夜,烛火高照,燃放鞭炮,一家人团聚娱乐,称为“守年”。建国后,这一习俗依然存在,但迷信活动逐渐减少,春联也随之问世。20世纪80年代,燃放鞭炮,观看春节联欢晚会的电视节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