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节气是哪个朝代的,在中国法定为一年?

早在春秋时期,就设定了四个节气,即仲春、仲夏、仲秋、仲冬。经过不断的改进和完善,到秦汉时期,二十四节气已经完全确立。

中国古代用土规测量日晷,将最长的日影定义为“至日”(又名长日至日、长日至日、夏季至日),最短的日影为“短日至日”(又名短日至日、冬季至日)。春秋两季有一天昼夜长短相同,定为“春分”和“秋分”。商朝只有四个节气,到了周朝发展到八个,到了秦汉二十四节气完全确立。公元前104年,邓萍撰写的《太初历》正式在历中设定了二十四节气,并明确了二十四节气的天文位置。

二十四节气的名称最早出现在《淮南田字训》中,《史记·太史公序》中也提到了阴阳、四时、八地、十二度、二十四节气等概念。汉武帝时期,罗将节气编入历,规定没有中气的月份为闰月的上一个月。

二十四节气中的每一个节气都对应着太阳在黄道上每移动15所到达的某个位置。二十四节气分为12节气和12节气,一一对应。二十四节气反映了太阳每年的视运动,所以它们的日期在阳历中是相对固定的。上半年节气为6日,下半年节气为28日,下半年节气为23日,相差1 ~ 2天。

二十四节气的命名反映了三种季节、气候现象和气候变化。反应季节有立春、春分、长夏、夏至日、立秋、秋分、立冬和冬至日,又称八;对气候现象的反应惊、明、满、芒;雨、谷雨、小夏、大夏、初夏、白露、寒露、初霜、小雪、大雪、小寒、严寒是对气候变化的响应。

早在春秋战国时期,中国人就有了南方的至日和北方的至日的概念。随后,人们根据日月在月初和月中的运行位置、天气、动植物生长等自然现象,将一年分为24等份。并给每个相等的部分起了一个专有名词,就是二十四节气。到战国末期,节气有八个名称:立春、春分、长夏、夏季至日、立秋、春分、立冬和冬季至日。这八个节气是二十四节气中最重要的。这八个节气标志着季节的变化,明确划分了一年的四季。后来《淮南子》这本书出版的时候,二十四节气的名称和现代的一模一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