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历和阳历之间的转换

农历和公历是怎么换算的?(怎么算?)是用嘴算还是用笔算?

我告诉你,这个不靠谱,根本算不出来,涉及的变换也不是简单的公式。相反,它的转变是相当复杂的。

如果你对写程序感兴趣,我可以提供一个转换函数库,你可以通过调用一个函数来实现农历和公历之间的转换。

目前我已经完美实现了转化,有需要可以提供。

如何计算农历和阳历的换算公式

1,阳历日期计算阴历日期的方法:

如前所述,农历的日期以满月为准,以每一次新月为初一,满月为十五(大月十六),暗月为二十九(大月三十)。

如果你想知道6月8日是什么日子,1984?我们可以用公式计算农历的日期:比如说:年数-1977(或1901) = 4q+R。

那么:农历日期= 14q+10.6(r+1)+一年的日期序数-29.5n(注:公式中,q、r、n均为自然数,r >;

农历换算成公历的公式是什么?因为公历(现在用的是公历,以前用的是儒教历)和中国农历并不是严格按照一个公式计算的,所以两个历法并没有直接的公式。

试图用一个简单的公式,而不像万年历那样使用很多数据(虽然可以简化)来达到公、农历转换的目的,是不可能的。所有我们能看到的把公历转换成阴历的软件都包含了不同年份的历法数据。

在这些数据中,最重要的是农历每个月的天数。因为农历是阴历,阴历的部分(根据月亮的相位)决定了一个月中的某一天,阳历的部分(根据太阳的高度)就是节气。节气基本上直接对应公历,很容易计算;而月相周期与地球公转的关系相对复杂,一般需要天文观测数据给出时间,所以一个太阴月是大月还是小月没有简单的公式。

至于公历和农历的闰,有一定的计算方法,并不难。

如果只是天文数据,还是可以统计的——因为天文周期很稳定,我们只需要严格按照天文周期来计算就可以了。但是还有一个比较麻烦的点,就是阳历和阴历没有严格按照实际的天文周期进行,人为因素比较多。最著名的是罗马皇帝多次修改二月和八月的长度,由于计算不准确,十日被人为地从儒略历中删除。在中国,* * *公布的历法与天象不符是因为古代天文观测不准确(我们不能苛求古代观测的准确性)。所以这两个历法都和一个时期的社会有关,所以没有一定的规律可循。

日期的阳历和阴历怎么换算?每个月的第一天称为新月,最后一天称为黑暗。农历的十五、十六或十七叫旺旺,旺旺的后一天叫旺旺,所以农历的除夕不是每年的同一天。农历的基础是“北回归年”和“正月”。回归年是太阳连续两次通过春分点所需的时间,即365.2422天(365天5小时48分46秒)。“农历正月”是月亮连续两次新月(新月)或两次满月(满月)之间的时间,即29.5306天(6月29日12小时44分3秒)。

因为12“王朔月”只有354.3672天,与回归年的365.2422天相差10多天,这一差值累加起来就成了闰月。早在公元前五六百年的春秋时期,中国历法就采用了十九年七个闰月的安排。

但中国农历的计算方法与* * *和韩国农历不同,一般相差一两天。

农历的日期以满月为准,以每一次新月为初一,满月为十五(大月十六)、二十九(大月三十)。但是,目前通常用阳历的日期来表示时间。如果想把阳历的日期换算成阴历的日期,可以用以下两种方法:一种是查新编辑的万年历,比如阴历6月8日是几号,1984?翻开万年历,10年6月是农历十一,所以推断6月8日是农历九月初九。其次,我们可以用公式来计算农历日期:

假设:公元年数-1977(或1901) = 4q+R。

那么:农历日期= 14q+10.6(r+1)+年的日期序数-29.5n。

(注:公式中Q、R、N均为自然数。如何将R日期中的农历换算成阳历?百度太复杂,自己研究不了。

农历和阳历的换算有什么规律?不会。阳历以地球绕太阳一周的时间(即365天5小时48分46秒,即365.2422天)为一年。为了方便历法,设定为365天(称为平年),留出0.2天,留出0.2422天,每四年就是0.9688天,将近一天。所以每四年在被4整除的年份上加一天,今年就是366天(称为闰年,即二月29天),每400年少3.12天,即少三个闰年。所以每一百年,都是能被4和400都整除的闰年。也就是我们通常说的:四年一跃,不是百年一跃,四百年再跃。

农历中,月球绕地球一周的时间(即平均29天,12小时44分)为一个月,12个月为一年,即354天。每三年有一个闰月年,闰月年是383天或384天。19年7个闰月。一般阳历19和阴历(19年)可以相遇在一起或者只相隔一天。

农历转换为公历的对照表是公历1945年4月29日星期日。

如何将农历转换成国历转换成公历

1.换算公式的推导

公历是每年365.242 199074075天(简化为365.2422天),而回历是每年354.367074375天(简化为354.36707天),所以回历只相当于354.36707/365.2422 = 0.970223或0。回历元年元旦定在公元622年7月16日。由于当时历法的计算错误,按照现代公历,现在的7月16应改为7月19,从元旦到当年的7月19,期间已达200天。相位200/365.2422 =因为直到回历第二年才达到0.970224日历年,所以从回历年转换到公历年的公式为:

(回历1年11)×0.924+622.76。56637.86666666667

=公历的日期.............................................(1)

或者回历历年× 0.970224+621.5774。

=求日历年,月,年,月,年,月,年,月,年,月,年,月,年,月,年,月,年,年,月,年,年,月,年,年,年,年,月,年,年,年,月,年,年,年,月,年,

其中621.5774来自622.5476-0.9274。

如果某个历史事实在大年初一没有找到,可以将该事实今年已经过去的总天数换算成公历年,加到公历年总数中。

但上述公历年的总天数实际上是回归年的实测数,因为当前公历年的天数实际上是365.2425天,只能与回归年的天数基本一致,4000多年后会有一天的差异。

其实明朝万历十年,990年9月18日,16,1582年6月4日之前(含4日)的公历,叫做儒略历,儒略历每年有365.25天,它和回归年的差别远远大于公历,也就是现代的公历,大约是125。因此,对于儒略历时期官方历法和官方历法之间的换算,我们仍然不能使用(1)和(2)两个公式,而需要根据儒略历的实际天数对上述两个公式稍加修改。结果如下:

(IJL) × 0.9702+622.5393

=代表公历年、月、年、月、年、月、年、月、年和年(3)

禧历年× 0.9702+621.5691。

=代表公历年、月、年、月、年、月、年、月、年、月、年、月、年、月、年、月、年(4)

其中,0.9702是354.36707/365.25的结果,0.5393是从元旦到7月的总天数16除以365.25的结果,622.5393-0.9702 = 621.554366

现在,下表列出了从第52个回历月开始每100年由两个公式计算的日历年、月和日:

将国家日历转换成公历

从表格的计算结果可知,同一公式不能用于不同的日历,否则误差会很大。10年前发现儒略历春分日期与实测结果相差较大,到万历十年相差十天。因此,格列高利十三世决定修改儒略历。改革有两点。一、公历1582 10.04的后一天要从10.05改为10.00。其次,儒略历每四年有一个闰年,400年有一百个闰年。公历仍然保持着儒家四年一闰年的传统,但每400年只安排97个闰年,400年每百年没有闰年,400年会加一个闰年[6]。儒略历和公历的编年事实如下:

儒家历法(365× 300+366× 00) ÷ 400年= 365.25天/年。

公历(365× 303+366× 97) ÷ 400年= 365.2425天/年与《明史?历法中包含的* * *宫历(阳历)是一百二十八年三十一闰...> & gt

公历到公历、公历和农历的转换

(128× 365+31)日÷ 128 = 365.438+0875日/年。

可见* * *的闰精度远高于现代公历。

2.换算中一日误差的修正

日历系列以1387元月为例,按照公历计算年、月、日。

解1:1387×0.970224+621.5774 = 1967.088。

0.278088× 365.2422天= 101.569天。公历累计天数为101.57天,可视为4月11或4月12。今天是星期几?当两个日历在公历4月11或12有相同的周序数时,会进行修正。

根据回历第一周序数的计算公式:

[(138-1)×131+164]÷30 = 6057,剩余20。

6057 ÷ 7 = 865,剩余2

所以1387的元旦是周二。(表格)

按照公历从1583年元旦(周六)到1967年4月11日,* * *日历:

1967-1583 = 384.在这384年里,公历有四年闰,但没有百年闰。四百年加一个闰日的规律* * *有93个闰日,从1967年元旦次日开始到4月165438。

(384×365+93+100+6)÷7 = 140359+7 = 2001,剩下的2是星期二,所以斋月的元旦1387在公历1967 4上。

由于公历使用了大量的数据来计算星期日的个数,所以在计算中难免会有一些疏漏。现在我们介绍公历日期和星期计算表,以供参考。

使用此表查找四月的第几天1967+11。步骤如下:

先找到19这个词在本表年份表前两位的位置;

然后在年份表的后两位找到67这个字的位置,从19这个字开始平行向右移动,67这个字垂直向下移动,两个字在英文大写一栏的字母G处相交;

然后从月表的列中查4月,从4月的位置平行向左移动,查G在4月的列中的位置;

从日期列中找到11的位置,从此位置向右平行移动,这样4月份与G列的交点就被称为星期二,结果与Hijri中计算的结果相同。所以知道元旦1387确实是公历的1967四月11,而不是12。

在换算中,公历天数往往超过365,438+0天,甚至200-300天以上。当这个数字需要转换成一年中的月和日时,可以使用下面两个表。

表3公历月份及其累计天数

将公历转换为回历

将公历转换为公历的公式进行移位排序,即可得到公历转换为国历的公式

(公历1年621.5691) ÷ 0.9702 =穆哈兰姆(儒略历)..............................(5)

(公历1年621.5774) ÷ 0.970224 =回历(公历).........................(6)

无论回历是否转换为公历,通常会有一天的差异。周数修改时,回历转换为公历,以回历的周数为准;反之,则以公历的周数为准。

四个国家日历或公历被转换成中国农历。

1.从回历到农历的转换

虽然中国农历每年的月数不是一个相对稳定的数值,给阳历和公历换算成农历带来了更多的困难,但还是可以换算的。中国的农历是阴阳合璧,从月份来说属于阴历。但在回历的每个月,新月都是1月初,其日期大约是新月(农历初一)后1-2甚至3天。所以只要搞清楚两者的关系,回历就可以换算成中国农历。马先生对说:"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