阎正大师在沉默中思考
阳光灿烂,父母慷慨,君子慷慨,小人得志。
好好说话,好好思考,好好做事。
原谅别人就是善待自己。
成功是优点的发挥,失败是缺点的积累。
不要低估自己,因为人是有无限可能的。
手心向下是帮助别人,手心向上是求助;帮助别人快乐,要求别人痛苦。
多做多得。做的少,失去的多。
愿意做,乐于接受。
永远体贴,包容,体贴,知足,把幸福珍藏在心里。
做该做的是智慧,做不该做的是愚蠢。
脾气不好,嘴巴不好的都不是好人。
知识必须用心去体会,才能成为自己的智慧。
爱不是向对方索取,而是自己付出。
我们最大的敌人不是别人。可能是我们自己。
多受自己是谁的影响。不要更害怕自己是谁。
每天无所事事是生活的消费者,积极有用是生活的创造者。
要小心,不要着急和担心。
为自己找借口的人永远不会进步。
看别人不顺眼,是因为自己修养不够。
蔬菜种在地上,不容易长草;心中有善,就不容易有恶。
你做多少,你就有多少技能。
房子的宽度不如心的宽度。
生气就是用别人的过错来惩罚自己。
一个人的幸福不是因为他拥有的多,而是因为他在乎的少。
20年的苦与苦,享了福,福了悲。
坐着别动,永远善待自己,还有八卦,千万不要说人。
不富裕的鱿鱼是幸福的,问心无愧是最安全的。
在批评别人之前,想想自己是否完美。
不做小事,难成大事。
人生最大的成就是从失败中站起来。
一句良言出自口,犹如莲花出自口;一句坏话就像一条毒蛇。
世界上有两件事不能等:一是孝顺;第二,行善。
道德是自强不息的灯塔,不是骂别人的鞭子。
欣赏别人是有尊严的。
永远善良永远是美好的一天。
讲道理原谅别人,讲道理平和。
感谢一点水,你必须以泉报恩。
感恩父母,感恩回报父母。
一句温暖的话,就像在别人身上洒香水,你会得到两三滴。
我们既要做好社会环境保护,也要做好内部环境保护。
滴水成河。一粒米变成一个萝卜,不要小看自己的精神,不要与善无益。
少说话不如多说话,少说话不如多说话。
一个人不怕错,就怕不修。修补并不困难。
人的心灵是一块边田,土地不播下好的种子,就结不出好的果实。-
有智慧才能分辨善恶;谦虚可以建立幸福的生活。
君子是目标,小人是目标。
人生不一定是好球,但有经验的击球手随时可以挥棒。
人员的难度和琢磨是一个考验。
没有一个人我做不了好事,没有一个人我做不了坏事。
真正的爱情是要好好呵护自己的心。
退一步,爱人宽一寸,你就活得开心。
能够付出爱是福,能够消除烦恼是智。
是非要教育,表扬要警惕。
闲人无乐趣,忙人无是非。
人的眼睛就在前面,只看到别人的缺点,根本看不到自己的缺点。
有信心,有毅力,有勇气,世上无难事。
改变自己是自助,影响他人是拯救生命。
发脾气是一时的疯狂。
不忘功德,不忘委屈,不忘感恩。
心有福报,志有强大,自益领域,自得其乐。
没有什么比发脾气更伤害自己了。
能善用时间的人,就能掌握自己努力的方向。
犯错了,悔过了,就可以清净无忧了。
尽你所能做更多的事情。不要等待,等待会失败。
天空中最美的是星星,生活中最美的是温暖。
君子如水,以方为圆,处处不自在。
稻穗越饱满越下垂。一个人越成功,他就会越谦虚。
半途而废比达到目标更难。
修行要以修心为主,通过物修心,处处修心。
不要为所欲为,随意教育自己。
有时候想想,晴天也要积雨才能得到食物。
虚荣是没有尽头的。我许愿没完没了,但是许愿容易做起来难。
好事要扬,是非要放下,别人的成就就是自己的成就。
努力比努力更好。
人要爱全世界的人,就得爱自己。
为人处事要小心,但不要小心眼。
不怕多,就怕多。
生命没有所有权,只有使用权。
谎言就像一朵盛开的花,外表美丽,生命短暂。
如果你从另一个角度看,一个破杯子仍然是圆的。
愿做大,愿坚定,愿心软,愿细心。
如果你心中有一个愿望而不去实践,就像耕者有其田而不播种,那都是空的业障。
慈悲没有敌人,智慧不会烦恼。
付出就像播种,种子只有在喜悦的滋养下才会发芽。
君子志在必得,小人志在必得。
人要知福,惜福,再利。
做一件事难,放弃难,做一件事难,从而升华自己的人格。
只有尊重自己的人,才更勇于收缩自己。
每一天都是老朋友的开始,每一刻都是自己的警惕。
时间造就一切。时间可以成就一个人,成就一份事业,积累功德。
时间不传递一个人在世界上做了多少事,等于他的寿命有多长。所以一定要争分夺秒,不要让时间白白流逝。
为美好生活而竞争就是为美好而竞争,每一分钟都很重要。
盲目的自由人往往在一切都是自由的时候也是自由的,只是被这种任意的自由蒙蔽了双眼,浪费了时间而不自知。
时间就像钻石。对聪明人来说,时间就像钻石一样珍贵。但对一个傻瓜来说,它就像一把泥土,没有任何价值。
生命就在呼吸中。佛说:“生命在气息中。人无法控制自己的生命,也无法阻止自己的死亡,让自己永远活在世上。既然生命如此无常,我们就应该珍惜它,利用它,丰富它,让这短暂而宝贵的生命放射出真善美的光辉,体现出生命的真正价值。
你演得好吗?地球上的预期寿命因为短暂而更加珍贵。难得来到这个世界,你应该问问你是否为这个世界发挥了你的好作用,而不仅仅是为了活得长久。
及时行善,及时行善,延续功德。就像烧水一样,不要在烧开之前就不停的关火,不然重新开始就太麻烦了。
时间躲不开,我怕时间流逝。我花了很大力气,想尽一切办法隐藏时间。结果我浪费了更多的时间,一无所获!
停滞不前一无所获的人,执着于寻找奇迹,所以停滞不前;再多的时间,再长的路,都是无用的,最终也是无用的。
我们走到哪里都要有一个目标和出发点,要一路走到目标;不要半途而废,半途而废比走到目标还难。这就像一个爬山的人,要么呆在山脚下,要么冲到山顶。不然如果停在半山腰,石头滚下来,岂不是很危险?
稳定终极目标。人生中,难免会有灰暗阴冷的日子。只要最终目标能稳定下来,就会觉得像冬天的太阳一样温暖。
人的一生应该永远像春天一样,不断涌出活力,不断发挥作用,这才是鲜活的生命!
职业和野心所谓职业,就是为了生活而工作,被动地做事。照常上下班打卡。不迟到早退,公务就完成了。然而,叶芝没有时间上班,也没有时间下班。虽然不用打卡,但是分分钟都是尽职尽责,一切都是自愿的。
做好事是一种义务。做好事总会腾出时间,这是人生的目的,也是义务。
存在的真谛这个世界、这个国家、这个社会、这个家庭之所以不能和平、安宁、和谐,是因为每个人都只知道如何生存,而不去探索生存的真谛。
生命的智慧代代相传只有几十年,却永远不会消亡。每个人都有代代相传的后代,我们应该给他们留下美好的回忆和爱的教育。这就是古迹的智慧。
转换的目的取决于转换的目的,就像在茫茫大海中,船会驶向哪个方向?一定要有目标。而皈依者必须承担责任,比如看到船迷路了,尽快打开灯塔的灯,他们知道方向。这是责任。
智慧永存,生命无常,智慧永存;爱心无边,精神常在。
有愿望就有希望。希望是成功的起点,希望也是愿望。人生最需要的是一个愿望,一切事业都要有一个愿望才能成功。十方三世诸佛皆依愿而行,最后成佛。如果“人”没有愿望,就没有希望;没有希望,就无法成就事业。
佛教提倡愿与力并行。如果你只是说说你的愿望而不付诸行动,你将永远无法实现你的愿望。
许个大愿——一定要为了利益众生许个大愿,随时随地去实践。
真正的普渡真正的普渡是发大心,许大愿,爱一切众生。
愿做大,愿坚定,愿温柔,愿谨慎。愿做大,愿坚定,愿温柔,愿细心。
深入了解佛教有些人不了解佛教,以为有苦恼或不幸的人需要宗教;认为佛教消极、逃避现实是错误的。事实上,有知识有良心的人,想要追求宇宙真谛,探索生命奥秘的人,都需要了解宗教——尤其是佛教。
真正的洒脱人生是难得的。要洒脱,就要有宗教精神和人生目标,才能获得真正有意义的洒脱人生!
运动员精神佛教徒应该有运动员精神。只要他们肯上进,就一定会到达终点——佛教的境界。
宗教的力量不仅能鼓舞人的身心,还能带来精神上的净化。
世界上的一切都是相对的,要有开放的心态。只要我们用真诚的爱去对待他人,用开放的心态去接受事物,生活处处充满真善美。
恭敬的佛教徒称之为“恭敬一切佛教徒”,不只是“拜佛”,而是学习佛陀的大悲大慧。
佛教的绝对主义,不同于世界法的相对论,是救命事业圆满的关键。
救世之药佛教就是救世之药——因为世间众生,往往都处于疾病和贫穷的状态。无论天灾人祸,都是不和谐导致的病理性疾病;既然病态,就是需要良药,佛教就是最好的药。
佛教真正的精神是不为己,一切只为众生幸福。不如自己振作起来,用自己的牺牲让别人开心。
每个人都有一颗菩萨心。每个人都有一颗菩萨心,都有和菩萨一样的精神和力量。这种力量就是慈悲和智慧的力量,永远藏在每个人的心里。
菩萨行者菩萨行者慈悲为怀,时刻想着利益众生。无论走到哪里,他的内心都无所畏惧。所以,如果你能以爱和善意对待他人,你就不会怨恨,你就能建立良好的关系。
学着无所畏惧,走菩萨道,总要经受考验。遇到困难和危险时,要学习佛陀无畏勇敢的精神,不畏艰险,坚定不移地前进。
我们应该为别人的成就而欣喜,把别人的成功当成自己的。这就是菩萨心。如果你总是抱着众生的利益,你就永远离不开喜乐。
卫慧是无量情怀的菩萨,能包容宇宙,能无限爱一切众生,不求一切众生回报。菩萨在贫穷中总想着知足常乐,只追求智慧,所以说“智慧是一种职业”——依智慧行事,这就是凡夫与菩萨的区别。
充分发挥你良好的知识和能力。每个人都有佛性。只要你能发挥你良好的知识和能力,谁也救不了人,造福不了人。这个救死扶伤的心,就是菩萨心。
如何实现叶涛?要想成就菩萨道事业,就要有不怕辛苦,不怕肉体痛苦的精神毅力,勇往直前,才有可能实现。
清水的爱菩萨的爱就像一杯清水,从上到下都能看到,没有任何颜色。这叫“清水之恋”。
真正的菩萨菩萨不是泥塑木雕的形象。真正的菩萨,会做事,会说话,会吃饭,到处出现寻求解脱。
生命的价值生命的价值在于功能而不是形象,形象没有价值。
想做菩萨,就要持之以恒。菩萨从不把“布施”当成苦差,而是带着游戏世界的喜悦去布施。
扮演好自己的角色。世界就像一个舞台,每个人都在舞台上扮演着自己的角色。
真正受启发的寺庙里用木头和石头雕刻的佛和菩萨雕像只是为了引起我们的注意,真正受启发的佛和菩萨在每个人的心里。
呵护人体的一切功过都是时间累积的,一切功过都是我们的身体行动成就的;所以,要好好照顾自己。
要及时行善,就要善用身体,在能说话、行走自如的时候,多做些利民的事,宣扬佛法,引导人们行善。
凡遵良医者,皆有生老病死,有生有病。佛陀曾说:“我如良医,知病而言药;接受或者拒绝接受不属于医疗过错。知道自己有病,就应该听从好医生的诊治,避免身体上的痛苦。
一生的行为,无论善恶,都是时间累积的。
做携带者的人对身体有两种看法:一是太爱自己,太珍惜自己,不愿意好好利用;第二,太轻视自己,几乎是在折磨自己,认为身体是“不洁之物”,为什么要重视,从而忽略了身体是“道的载体”。其实,只要身体机能良好,不仅可以成就人生大业,佛道也不会遥远。
来来去去一丝不挂人一出生,就光着身子来了;我在这个世界上忙了几十年,最后什么都没带就裸奔了!
生命的创造者每天无所事事,是生命的消费者;积极奉献是生命的创造者。无所事事是空虚的生活;如果你能继续为人民的利益付出,那就是伟大的人生。
作为佛的弟子,一个活着的生命要学习佛的精神,服务有需要的人,与众生同甘共苦。能够把人和我融为一体,就是“成功的人生”,也可以称之为有意义、有情感、真正“活”的人生。
遭受怀疑一般来说,普通人太爱自己了,所以会到处和别人争执,对什么都怀疑,经常怀疑别人说的话是不是在讽刺自己。别人做的事情会对自己不好吗?这样的人把“人事”当成“是非”,会过得很惨。
人要突破小范围的爱,把爱传播给一切众生,把一切众生的痛苦当成自己的痛苦,这就是佛教所提倡的爱。
把小爱变成大爱是无穷无尽的,扩展可以造福世界,增长智慧;退缩会变成自私,增加恶业。
先点亮自己的心灵,才能唤起别人的心灵。人要真诚,要努力去领导别人,而不仅仅是有能力。以宽广的胸怀待人接纳包容——胸怀宽广,一般地爱一切众生,让周围笼罩在大爱的氛围中。
纯粹的法爱佛教要人性化,首先要净化;净化世界,首先要净化自己。如何净化?就是培养纯粹的法律爱情。所谓“法爱”,就是世间一切众生都能感受到爱和亲情,爱无非是普世的。
兼爱世间,是基于佛陀对世间众生的兼爱。佛可以为众生牺牲,我们也可以为帮助众生的事业而努力。
缺爱是当今社会的普遍问题——“缺爱”。如果能从自己做起,给对方足够的爱,再给社会足够的爱,社会就会太平。
妻子的责任:爱,善良,同情是女人的优点。引导丈夫做好事,走好路,是妻子的责任。
不要执着于小爱。有些人的爱只依附于自己的家人。如果家属不能满足自己的要求,就容易产生怨恨。
痛苦的根源是普通人的爱和欲望是无止境的。对物质享受和感官享受的不断追求,就像一个缓慢的波浪。这是人生痛苦的根源。
千尺之爱,万尺之爱,一波又一波的煎熬!自讨苦吃不苦;如果得到后还是不满足,就无法抵挡爱情的鼓励和外界的诱惑,继续无止境的渴求,这样生活才是痛苦的!
建立家庭伦理台湾省的离婚率逐年上升,引发了许多社会问题。希望大家先自己建立一个正常的家庭伦理,再去影响其他家庭。
爱你所爱。有感情问题的时候,用大爱去爱你爱的东西。我们也应该退一步,用宽广的胸怀接受眼前的一切。这是明智的爱。
爱和被爱都是幸福的。但这份爱必须是“纯洁无杂质”——给予者无所求,接受者不贪;给予者和接受者都没有烦恼,彼此都很舒服。
没有颜色的爱——没有颜色的爱——“时间”不分长短,“土地”不分远近,“人”不分宗教、不分种族,只要有苦难,就要尽力付出,不求回报。爱是普遍的,爱是彻底的,爱是干净整洁的,是“没有怜悯,没有怜悯”的纯粹的真爱。
一个人有两只耳朵,两只眼睛,一张嘴,两只手和两只脚。原因是人要多听,多看,少说,多做。练习是最重要的。说一尺不如做一寸。
多加一分真我,比如打坐,念佛等。,就是收收我的心意。“修行”主要是摆脱多一个虚假的自己,增加多一个真实的自己。
从自我开始拥有一个干净的社会并不难,但需要从无数个“我”和“你”开始。如果要要求整体的美,也必须从个体出发;有无数个美丽的个体,就会有一个完整的真善美。同样,你要想活在菩萨的世界里,就要先学会做菩萨。
修德修德——它是在日常生活中一点一滴积累起来的,有一颗持久的心,在平常的言行举止中离不开佛学教育;这样,我们才能真正向修德学习。
知耻一个人只要有羞耻感,自然不会做什么不道德的事。所以修行佛法,一定要知耻知耻。
真诚在内,塑造在外。如何衡量一个人的修养?应该是内诚,外形。待人接物,谈吐举止...,所有的动作都充分体现了内在的修养。
拯救世界首先拯救心灵。拯救世界,必先拯救人心,诚则正气存。要实现家庭和谐,首先要从个人修养入手,然后用一个和谐的家庭去教育和影响其他家庭,让每个家庭和谐,社会安宁幸福。
仔细思考每一包话,时刻注意自己说的话,仔细思考每一句话。是否合情、合理、合法?是否利益众生,开导众生,使人解烦恼?
修行要问心无愧,就要抱着一个原则和信念——对佛教,对众生,都要光明磊落,无论多大的委屈和打击都要忍,做任何事都要问心无愧。
人群以不同的方式磨练人们的习惯。修行一定要走进人群,与习惯不同的人相互磨练适应,和谐相处。
最能忍辱负重的人,才是最强的人,没有任何人、任何事能打败他;唯有隐忍,才能成就世间大事。
不要诋毁同修,除了自律,还要自律;任何时候都要培养善根(智慧)和慈悲心(财运),不要侵犯或诽谤他人,尤其是同行的人。
不伤害别人的人,往往为了爱自己而伤害别人,所以佛陀教导我们,修身的首要条件是不伤害别人。
一个相互感恩行善的社会是一个群体,只有一个人善良或者是善良是不够的。想要有一个好的家庭,好的社会,就要做好事,感恩对方。
个人是社会的本源,社会形态来源于家庭教育,家庭教育来源于个人修养。如果能先培养个人修养,再照顾家庭,社会秩序自然会步入正轨。
什么是实践?所谓修行,也就是“修”心性,端正“行为”,时时耻而后勤。学习不勤奋,不懂得反省自己,就没有羞耻心;那些内心没有逐渐羞愧的人,必然会表现不好,更别说培养心智了。
祝福给灵魂的就是祝福,祝福给灵魂的就是祝福,意思是“祝福给灵魂的。”
不要小心眼。为人处事要小心谨慎,但不要小心眼。
踏入解放之门,平时要调整心态,培养正确的人生观。如果能制服“令人担忧”的魔军,看淡世俗利益,得到时不贪,失去时不受阻碍,这才是脱身之道。
永远尊重他人。要想成就天下的事业,首先要成就自己的人品。要达到品德,首先要从“随时随地尊重他人”这个基础做起。
活着的时候,会经常接触到复杂的人事;所谓“修行”,就是通过复杂的“人和事”来修行心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