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季至日的习俗来自哪个朝代?
冬季至日起源于周朝,盛行于唐宋,一直沿用至今。
冬天的至日(英语:Winter?至日),又名“冬节”、“快乐的冬天”,是中国二十四节气之一,也是八大天文节气之一,与夏季至日相对。冬季至日从太阳到达黄经270度时开始,大约在每年公历65438+2月22日左右。相传,冬天的至日是历史上周朝的元旦,曾经是非常热闹的一天。
在冬季的至日,太阳在地面上的直接位置达到一年中的最南端,几乎直接到达南回归线(南纬23° 26′)。这一天,北半球得到的日照最少,比南半球少50%。北半球的白天最短,越往北越短。
更普遍的是,在中国北方的冬季至日有吃饺子的习俗。俗话说:“冬天至日来的时候,吃饺子。”在南方,吃饺子,但也有例外。例如,在山东滕州,冬天的至日被称为九九,当天喝羊肉汤的习俗很流行,这意味着赶走寒冷。
气候特征:
天文学将冬季至日视为冬季的开始,对我国大部分地区来说明显偏晚。在冬季至日期间,西北高原的平均温度一般在0℃以下,而南方只有6℃到8℃左右。但在西南低海拔河谷地区,即使在当地最冷的10月上旬65438+,平均气温仍在10℃以上。可以说秋去春来,一年四季都没有冬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