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季的至日节气最短。

没有。3月9日气温最低。

在冬季至日的那一天,北半球得到的太阳辐射最少,比南半球少50%左右。北京的夏令时只有9个多小时。不过这一天是数九的第一天,还不是最冷的时候。这是因为地球表面有大气和水汽,可以储存热量,不是“存或失”,而是“积热”。

最冷:

冬季至日期间,白天最短,阳光直射地面的角度最小,地面单位面积的日照强度也最小,所以地面每天获得的太阳热量最少,地面的日热量收支赤字还没有达到最大。

入冬后的至日,虽然白昼一天天在增长,但增长速度非常缓慢。从冬季至日到“三九”期间,平均每天的增长只有一分钟左右。与此同时,太阳的直射角与地面的夹角也在慢慢增大。地面的日热量收支仍处于赤字状态,因此持续散失热量,地面温度持续下降。

地面总热量平衡的亏空仅在“三月九”季节达到最大值。因为气温主要受地面温度影响,所以导致“三月九”这个季节气温最低(当然不是全国都是这样,每年都是这样,具体看地区和年代)。此外,3月9日前后,西伯利亚的冷气团也发展到非常强的阶段,强冷空气的频繁入侵也是气温偏低的原因之一。

扩展数据

冬季至日:

冬季至日(公历65438+2月21-23的节点)是象历二十四节气之一,表示季节的变化。手指是冬天的至日,也就是太阳运行到黄经270度(冬天的至日点),冬天的至日标志着寒冬的到来。

在冬季的至日,阳光直射地面,到达一年中的最南端。太阳几乎直射在南回归线(又称冬季至日线)上,太阳最偏向北半球。因此,冬季至日是北半球白天最短的,越往北,白天越短。

不过这一天是数九的第一天,还不是最冷的时候。这是因为地球表面有大气和水汽,可以储存热量,不是“存或失”,而是“积热”。

冬季至日后,虽然太阳高度角逐渐增大,但这是一个缓慢的恢复过程,每天损失的热量仍然大于接收的热量,呈现“入不敷出”的局面。在“三九天”里,积热最少,温度最低,天气越来越冷。这个时候如果有冷空气的影响,天气就更冷了。这次“冷锋”过后,天气会逐渐转暖。所以说是“三月九冷”,但“九月九”已经是夏历的一二月,我国大部分地区已经进入春天,所以“九月九是晴天”。

百度百科-冬天的至日

百度百科-三九